微電影《夢遠》中展示三個重要場景,中國空軍首次發佈“有人+無人”協同畫面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郭媛丹】11月11日是人民空軍成立七十六週年紀念日,中國空軍發佈主題微電影《夢遠》,其中首次公佈了攻擊-11隱形無人機參與演訓任務的畫面,同時還首次公開了殲-20、殲-16D和攻擊-11進行編隊飛行的畫面。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爲,這表示攻擊-11已經具備實戰能力,人民空軍先進戰鬥力建設的步伐一定會越來越快。

微電影蘊含三大含義

《夢遠》以機場旁邊平凡一家人的視角,側面勾畫出人民空軍建設發展歷程,反映空軍官兵履行使命、昂揚奮進的精神風貌,展示“人民空軍爲人民,人民空軍人民愛”的細膩情感。這是近年來中國空軍連續推出的第三部主題作品,此前兩部《期望》《爲你》都貫穿同一個主題。

軍事專家張學峯1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影片中,有三個畫面是首次公佈,同時也展示了人民空軍在發展建設中的三大含義。

一是中國空軍履行使命任務的能力成體系提升,正加速推進現代化建設。影片中翱翔在藍天的空軍主戰裝備從殲-7轟鳴到殲-20龍吟,見證着大國空軍的崛起。此外,該片展示的多型飛機、地空導彈、雷達、空降等主戰裝備,折射出“十四五”期間空軍主戰裝備從“平臺”到“體系”的轉型跨越,也是空軍現代化建設的最新成果。

張學峯注意到,影片中出現了一次疑似反導攔截畫面,新型防空導彈發射後有效攔截了來襲的高速目標。“這次攔截非常精準,從畫面看幾乎是直接命中對方目標,這表明人民空軍具備較強的防空反導能力。”此外,影片中再次出現了殲-20發射空對空導彈的畫面。“此次發射的導彈是從主彈艙發射的中距導彈進行超視距攻擊。以前有過殲-20發射中距彈的畫面,但主要是座艙內視角。從最新這段視頻畫面中可以看到,在發射完導彈後,殲-20的彈艙快速閉合,說明彈艙設計科學合理,動作可靠,能快速打開、閉合,減少自身暴露時間。”  

二是中國空軍始終奮鬥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第一線。雖然片中戰備情節不多,但無論是東海防空識別區驅離外機,還是新春佳節飛行員戰備值班情節均源自任務一線飛行員的真實經歷。從西太平洋遠海訓練、臺海方向常態化警巡,到抗震救災空中馳援、接迎英烈莊嚴回家,再到中外聯演聯訓、跨國救援投送等,人民空軍的航跡早已遍佈傳統軍事安全和非傳統軍事安全的各個領域。

三是人民空軍先進戰鬥力建設的步伐越來越快。“短片中首次公開了攻擊-11參與演訓任務的畫面,同時還首次公開了殲-20和攻擊-11進行編隊飛行的畫面。”張學峯表示,這表明攻擊-11已具備實戰能力,這是世界上第一款列裝部隊、形成作戰能力且採用飛翼佈局的對地打擊型無人機。

攻擊-11具備多重優勢

張學峯表示,攻擊-11具有多重優勢,首先在於具備高隱身能力。“它採用飛翼佈局,消除了主要雷達反射源,沒有垂尾,隱身性能良好。而且,攻擊-11在後向隱身、尾部隱身方面做了優化,具備全向隱身能力。”

其次,該機作戰半徑較大,這種佈局的飛機亞聲速巡航效率較高,作戰半徑較遠,可覆蓋第一島鏈目標,是重要的空中突擊手。“此外,在打擊能力上,攻擊-11既能夠對敵方嚴密設防的目標進行打擊,實現精確點穴,也能投放相對低成本的彈藥,對對方重要目標、核心目標進行持續攻擊,還能在對方防空系統上打開缺口。與之前的攻擊-1、攻擊-2無人機相比,攻擊-11起飛重量更大、載彈量更多、速度更快,突防能力有跨越式提高,可進行持續攻擊壓制。”

未來驚喜不止於“彩蛋”

影片中也首次公開了殲-20、殲-16D和攻擊-11編隊飛行的畫面,這表明中國空軍已實現“有人機+無人機”協同作戰。“殲-16D可以對敵方進行電子干擾,壓制對方雷達;殲-20爲攻擊-11掃清空中障礙,打擊空中目標;攻擊-11則可深入對方嚴密設防的目標區域進行對地打擊,消滅對方的防空系統、重要指揮設施和其他重要地面目標。”

一名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這種全新的作戰體系中,殲-20隱身戰鬥機可以有效地奪取制空權,掩護殲-16D針對對方進行軟硬殺傷的空中攻擊,殲-16D是雙發重型戰鬥機,可以掛裝電子干擾吊艙,是具備電子壓制和電子干擾的作戰平臺。“殲-16D的電子干擾和電子壓制能力,也可以更好地配合殲-20奪取制空權。這個編隊中加入隱身無人攻擊機,就擁有了踹門利器。殲-20尤其是殲-20S雙座型隱形戰鬥機對該無人機下達指令,實現信息互聯互通,讓無人攻擊機針對對方嚴密設防的目標進行踹門式的打擊,破壞對方的預警體系和防空體系,使殲-16D和殲-20在執行作戰任務的過程中更安全,更遊刃有餘。”

《夢遠》片尾的“新傢伙”堪稱最有吸引力的“彩蛋”。張學峯分析說,人民空軍未來帶給大家的驚喜將不僅是某型新飛機的亮相,相信未來人民空軍先進戰鬥力建設的步伐一定會越來越快。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