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的診室裏,主任醫師林志榮每天都要接待大量因眼睛乾澀、刺痛、視物模糊前來就診的患者。他發現,乾眼已成爲繼近視之後最常見的眼部健康問題。由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角膜病學組、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角膜病學組發佈的《中國乾眼臨牀診療專家共識(2024年)》中提到:全球乾眼症...
中醫養生講究順應自然,大自然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點。在夏季,人體進入“養長”的關鍵期,此時新陳代謝增快,肌膚腠理因炎熱而開放,反而給致病邪氣留下可乘之機。此時適當泡腳,一方面有助於祛除暑溼病邪、增進食慾,另一方面還能更好地刺激經絡,振奮人體臟腑機能。但泡腳也有些注意事項。泡腳...
“中醫館增設了口腔科,還可以拍CT,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最近,到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青場鎮衛生院中醫館就診的患者發現,中醫館更寬敞了,面積從原來不足200平方米擴展到500餘平方米;在浙江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中心衛生院,中醫館已能開展8大類19種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重點推廣和開展4項特色明顯的診...
本報北京6月26日電(記者金振婭)國家衛生健康委26日發佈《關於做好202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通知》,明確202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5元,達到99元。新增經費將聚焦“一老一小”和高血壓、2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結合“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體...
本報北京6月25日電(記者孫秀豔)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決羣衆急難愁盼的意見》,要求“支持引導有條件的地方將生育保險生育津貼按程序直接發放給參保人”。國家醫保局積極推動各地醫保部門優化生育津貼發放流程,助力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截至6月12日,12個省份和新疆生產...
隨着“體重管理年”活動的推進,越來越多人將體重管理付諸實踐。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338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8.4%的受訪者進行體重管理是爲了保持身材,改善體態形象,64.4%的受訪者是想預防慢性疾病,減輕疾病風險,55.8%的受訪者是爲...
科技日報廣州6月25日電(記者葉青)記者25日從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獲悉,該中心曾木聖、鍾茜教授團隊發現了EB病毒感染細胞的“通用鑰匙”,顛覆了“EB病毒感染B細胞與上皮細胞受體截然不同”的傳統認知,爲理解EB病毒感染機制和新型EB病毒高效疫苗靶標確認提供了科學依據。該研究成果近日刊發在國際期...
◎吳純新雨中穿行,沒有傘的人更應被關愛。當前,國內“孤兒藥”研發呈現加快推進趨勢,但整體上仍處於起步與爬坡階段。生活中,有太多和佳佳一樣的罕見病患者在堅強前行,也有太多與佳佳媽媽一樣的人,滿懷期望地等待着國產特效藥問世的那一天。“國內雖沒有特效藥,但有少數幾個臨牀試驗正在進行。對我們來說...
採寫:本報記者吳純新俞慧友陳曦策劃:趙英淑滕繼濮近日,一名遊客在海南省三亞市被蛇咬傷後不幸離世。這場意外引發公衆對抗蛇毒蛋白血清產能不足問題的關注。其實相較於抗蛇毒蛋白血清,在全球範圍內,有一種藥物更加稀缺——罕見病藥物。已知的罕見病已超過7000種,患者總數超過3億,但其中僅有不到10%...
日前,在“2025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階段性總結交流會上,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專家甄璟然教授就婦幼健康科普的重要性、行動特點及醫生參與科普的意義接受了記者採訪,並進行深入分享。甄璟然教授指出,婦幼健康是關係國家未來和民族希望的重要議題,而健康科普則是提升公衆健康素養、預防疾病發生的關鍵環...
編者按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青少年涉毒問題日益突出,吸毒人員逐漸呈低齡化趨勢。“上頭電子煙”“潮飲”“笑氣”等新型毒品或成癮性物質,憑藉其高隱蔽性和迷惑性,悄然向青少年蔓延。青少年好奇心強、辨別能力弱,極易在誘惑下誤入歧途,甚至從“淺嘗一口”走上“以販養吸”的違法犯罪道路。青春不應受到毒...
趙志疆近日,國家衛健委等14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印發2025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要求規範互聯網診療行爲,重點打擊網絡“醫託”、違規發佈醫藥廣告,以及假借醫學科普或會議活動等“引流”“帶貨”、僞造編造變造在職或離退休行業人員視頻營銷牟利等不法...
持續優化醫療服務、方便羣衆看病就醫是關鍵的民生實事。6月24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衛健委獲悉,北京市持續開展檢驗檢查互認工作,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140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實現181項醫學檢驗結果、300項醫學影像檢查結果的線上共享調閱、互認。至2025年底,醫院數量將新增60家,達到200...
科技日報北京6月24日電(記者張夢然)由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主導的研究團隊,在探索腦微觀世界的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他們利用冷凍電子顯微鏡,首次揭示了大腦與小腦區域關鍵神經受體的結構和形態。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上,爲理解運動控制、學習與記憶機制提供了重要基礎,並能推進神經系統疾...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據法國24電視臺網站近日報道,法國血液機構發現一種全球罕見的新血型——“瓜達陰性”。該發現已獲國際輸血協會正式認證。目前已知的該血型唯一攜帶者是一位來自加勒比海瓜德羅普島的68歲法國女性。據研究人員介紹,這一發現源於15年前的一次常規體檢。當時這位女性在術前檢查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