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遼寧大連“臨時保鏢團隊”發起人,大家都叫我阿凱。我還記得我接的第一單“外包兒子”生意。敲門後,迎接我們的是一道門縫,以及門縫後一雙充滿警惕和審視的眼睛。“我們是您妹妹請來的,她不放心,託我們過來看看您。”我儘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溫和,但門後的老人沒有回應,只是沉默地將門拉得更開了一些...
近日,神奇製藥發佈公告稱,公司收到上海證監局出具的《關於對上海神奇製藥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採取責令改正措施並對ZHANGTAOTAO、馮斌、陳之勉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經查,神奇製藥存在以下違規事項:2023年,公司利用停止投入的“基藥宣傳計劃”套取銷售費用4483.83萬元,通過員...
本報訊記者趙晨熙國家醫療保障局近日發佈《關於開展醫保基金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百日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即日起至12月31日,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爲期百日的醫保基金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此次“百日行動”將聚焦三大治理重點:全面治理倒賣醫保迴流藥問題。重點查處定點醫藥機構僞...
臨期食品不等於不合格產品。在反對浪費成爲社會共識的今天,臨期食品應當成爲高性價比的經濟選擇,而不應成爲食品安全的盲區和漏洞。臨期食品是食品安全的薄弱環節。如果界定模糊、銷售無序,其結果將是消費者喫虧,商家失信,市場失序。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相關工作指引和風險提示,通過界定標準、...
從“意念驅動肢體”夢想成真到“模擬大腦運算”智算突破,從“給思維過程拍電影”篩查疾病到“嗅覺功能障礙預警腦疾”的便捷自測,我國腦認知科學領域的自主創新成果正密集湧現,爲破解大腦奧祕、守護生命健康打開全新空間。近日,“新天工開物——科技成就發佈會”腦認知科學專場在北京國家科技傳播中心舉行,...
◎本報記者馬愛平前不久,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滅菌乳》第1號修改單正式實施。新國標明確規定,滅菌乳(即常溫純牛奶)生產只能以生乳爲原料,不再允許使用復原乳;使用復原乳生產的乳品不得標註“純牛(羊)奶”或“純牛(羊)乳”。這標誌着常溫純牛奶生產進入100%生鮮乳時代。那麼,復原乳是什麼?它與...
◎實習記者董韓梓姚易安預製菜不等於不健康,它是快節奏生活的“便捷補充”。只要把食物信息和製作工藝明明白白公示出來,保障知情權,大部分消費者也能接受。9月21日,記者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獲悉,針對近期社會廣泛關注的預製菜相關話題,國務院食安辦高度重視,已組織多個部門認真研究,加快推進預製...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據最新一期《科學》雜誌報道,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秀麗隱杆線蟲中父母代賴以延長壽命的溶酶體變化,竟能跨代傳遞,讓子代也獲得更長的壽命。溶酶體曾被認爲是細胞的“回收站”,負責分解廢物。但最新研究揭示,它們還能通過表觀基因組,即一系列調控基因表達的...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與範德比爾特大學科學家合作,研發出全球首款內置免疫系統的微型“肺芯片”。該芯片能像真實器官一樣主動防禦病原體,有望革新疾病研究模式,替代動物實驗,併爲開發新療法提供平臺。相關成果發表於新一期《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傳統肺芯片僅有郵票大小,內部刻...
◎本報記者張佳星我國“疾病譜”正發生着深刻的變化:《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2019年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佔總死亡的88.5%。“很多慢性病是喫出來的,‘喫錯了飯’導致不少慢性病高發,‘主動健康’的核心引擎在於醫學、農學與食品科學的深度融合。”在日前召開的第794次香山科學會...
當創新藥研發邁入全球首發第一梯隊,當低空飛行器叩響智能自主飛行之門,當量子計算從實驗室走向產業“戰場”,當腦機接口重構人類與機器的交互邊界……9月26日,在“涪江科技匯——顛覆性技術與未來產業發展”活動現場,4位院士以顛覆性技術爲錨點,分享了各自領域的最新成果和前瞻思考,共同勾勒出未來產...
9月28日,廣藥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雲山”)與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醫藥”)同時發佈公告,白雲山旗下廣州廣藥二期基金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廣藥二期基金”)擬出資748,807,492.58元人民幣收購AllianceHealt...
羅永浩一條質疑西貝“現制菜品實爲預製菜”的微博引爆輿論場:相關話題閱讀量破億,西貝全國門店單日營業額環比暴跌百萬元,這場圍繞“預製菜真實性”的信任危機迅速從終端餐飲蔓延至整個產業鏈。作爲國內水產預製菜龍頭企業,國聯水產雖“非西貝核心供應商”,卻仍難逃行業連帶效應——其股價在事件後低迷。截...
某日出門診時,一位村民問我:總是拉肚子,可以煮“老鴉酸”來喫嗎?我愣了一會兒,纔想起,我們惠州人把酢漿草叫“老鴉酸”,老鴉指的是烏鴉。在粵東,還有叫它“鵓鴣酸”的。此外,聽說有的地方叫它“斑鳩酸”。酢漿草的根莖是酸的,我小時候嚼過,名字裏的“酸”不難理解。可是,爲什麼它的三個俗名裏都有鳥...
本報訊(記者張楠)每逢春秋季,令過敏人士煩惱的飛絮和花粉問題也隨之而來。昨天進行的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辦法》。記者注意到,致敏花粉和楊柳飛絮的治理防控也被寫入《辦法》。按照《辦法》規定,林業經營者應當採取樹種更新改造、物理和生物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