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平靜承認殺人行爲,辯護方強調不構成“開槍罪”,安倍晉三遇刺案首次公開庭審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王軍】綜合日本《朝日新聞》《讀賣新聞》及TBS電視臺等多家媒體28日報道,時隔3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擊案當日下午2時在奈良地方法院迎來首次公開庭審。對於檢方指控,案件嫌疑人山上徹也承認殺人行爲。

2022年7月8日上午11時,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市街頭演講時遭槍擊身亡,震驚日本社會。此次案件在奈良地方法院開庭,法院所在地距離當年的事發現場不足兩公里。奈良地方法院爲一般旁聽者保留的席位僅有32個,爲避免混亂,法院在距離約1公里的奈良公園春日野園地設置了抽籤點,從清晨開始,有數百人排起長隊並參與抽籤。

下午2時,嫌疑人山上在刑務官護送下入庭。他身穿深色運動服,頭髮被綁起,神情平靜。檢方宣讀完起訴狀後,主審法官田中伸一問他是否承認指控。山上用幾乎聽不清的聲音回答“一切屬實,是我做的”,明確承認了殺人行爲。

辯護方就起訴內容表示承認殺人罪,但主張山上所用的自制槍支不在當時《槍刀法》的適用範圍內,因此不構成“開槍罪”。辯護方強調,量刑中應考慮其家庭背景及動機因素。檢方在陳述中表明,山上的母親於上世紀90年代加入“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原“統一教”),並長期進行高額捐款,以致家庭經濟破產。被告先後經歷父親離世、哥哥患病,其本人被迫放棄升學,並幹過多份工作。2015年,山上哥哥的自殺成爲壓垮他精神的最後一根稻草。他對“統一教”的怨恨不斷加深,甚至計劃刺殺其高層但未能得手。山上從網絡上得知前首相安倍曾爲該教會致辭,認爲“襲擊安倍能引發社會關注並批判‘統一教’”。

檢方稱,山上曾於案發前一日在岡山縣企圖襲擊安倍晉三,失敗後他決定在奈良行刺。檢方表示,被告對殺人罪等不提出異議,但審理焦點包括:自制槍支是否可被認定爲手槍;是否適用於當時《槍刀法》中的“開槍罪”;家庭背景在量刑上應考慮到何種程度。檢方強調,雖然被告母親與“統一教”有聯繫,但“生平經歷不應對刑罰產生重大影響”。檢方提醒陪審員考量前首相光天化日下被槍殺的性質,強調是“日本戰後史上從未有過的、極其嚴重並引發強烈社會反響”的事件。2025年3月,東京地方法院曾認定“統一教”繼續作爲宗教法人存續“不適當”,並下達瞭解散命令。

奈良地方法院爲本案安排了包括預備日在內的共19次庭審。辯方計劃對山上進行被告人詢問,並傳喚山上的母親及宗教學者等5名證人,以說明家庭與宗教因素對案件的影響。檢方則將傳喚目擊國會議員、負責屍檢的法醫等7名證人,以證明其攻擊計劃的準備程度。此外,安倍晉三的遺孀安倍昭惠將依照“被害者參與制度”向法庭表達意見。法院預計將於2026年1月21日宣判。     

公審前數日,山上的母親接受了日本TBS電視臺採訪。她一方面認爲自己是導致事件發生的原因,稱“如果我不是他的母親應該就不會發生這些了”,並對安倍遇害表示非常抱歉;一方面表示事件發生後自己對“統一教”的信仰反而更強烈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