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董銘】法國《費加羅報》、法新社等法媒日前報道稱,法國央行行長弗朗索瓦·維勒魯瓦·德加洛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如果不解決預算和債務問題,法國經濟將面臨“逐漸窒息”的風險。
就在上週六,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突然下調法國主權評級展望的第二天,法國央行行長德加洛接受媒體採訪時發出上述警告,並進一步表示:“所有評級機構都對法國的政局不穩、嚴重的預算問題感到震驚。法國目前面臨的不是破產威脅,而是‘逐漸窒息’的風險,尤其是利率負擔一直在增加。”
目前,法國正就2026年預算案進行議會辯論,其中最關鍵的議題之一就是赤字和債務——法國公共債務目前已達到3.3萬億歐元。德加洛表示,2025年法國政府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4%,僅比去年的5.8%略有改善,因此當務之急是優先控制支出,特別是社會支出,以此來恢復財政信譽:“如果我們最終能夠穩定總體支出,或許能使得赤字在2029年降至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日發佈的報告則顯示,若政策不作調整,受公共債務利息支出顯著上升影響,法國財政赤字率預計將在2026年擴大至5.8%,2027年和2028年進一步擴大至6.2%,並在2029年和2030年維持在約6.3%水平。
德加洛還對利率發出了警告:更高的利率已經推高了法國家庭和企業的借貸成本,同時資金從國防和環保等優先事務中逐步轉移出來。“財政和政治的不確定,給我們的經濟帶來了巨大壓力,法國人因爲對前景更爲擔心,儲蓄越來越多,企業也推遲投資。最重要的是,我們留給子孫後代的債務越來越重了。”此外,德加洛還談及備受爭議的“祖克曼稅”(鉅富稅),在2026年預算議題中被視爲實現“稅收公平”的舉措:“今天,最富有的人通過財富控股或各種稅收機制實現減稅,這是不對的,必須改變。”
今年早些時候,惠譽和標準普爾兩家全球評級機構都將法國的信用評級下調至“A+”,這也預示着法國面臨更大的財政風險。儘管穆迪仍然維持法國主權信用Aa3評級,但評級展望已下調至“負面”,“這反映了法國當局治理能力的削弱,以及結構性改革部分倒退的風險越來越大”。
不過,德加洛對法國的未來抱有信心,他表示,法國2025年將維持約0.7%的溫和增長率,依然是“近十年來創造就業機會最多的歐洲主要國家。即使展望爲負面,法國仍然保有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