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巴西、美國特派特約記者 時元皓 李致】巴西和美國代表團27日在馬來西亞舉行會議,討論美國對巴西產品徵收關稅的問題,這是巴西總統盧拉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東盟峯會期間會晤後雙方代表團首次會晤。巴西“G1”新聞網28日稱,盧拉和特朗普於26日舉行會晤。儘管美方未明確表示是否會按照巴西的意願取消50%的關稅,但是特朗普和盧拉在會談後的表態讓外界認爲兩國有望就關稅問題達成新的貿易協議。
今年8月,美國對巴西輸美產品加徵40%從價關稅正式生效,大部分巴西輸美產品關稅稅率高達50%。而在7月,特朗普曾表示,要求盧拉政府停止對巴西前總統博索納羅的司法調查,稱其遭遇“政治迫害”,這被特朗普視爲加徵關稅的理由之一。盧拉對此回應稱巴西的司法程序不容任何干涉或威脅,國家機構的獨立性不容侵犯。巴西對美多次強硬表態,但務實談判也一直在進行。
“我們進行了一次非常好的會談,讓我們拭目以待。”特朗普在26日的會晤結束後稱。“德國之聲”稱,華盛頓的態度似乎發生了180度大轉變,稱開始推動對巴西貿易的一項新戰略。盧拉對此次會晤及其產生的成果也持樂觀態度,盧拉說,“我認爲我們會達成好的協議”,他與特朗普的會晤出乎意料的好,他相信幾天後美國和巴西將會找到一個最終解決方案。
巴西外長維埃拉27日表示,希望在幾周內完成雙邊談判。維埃拉稱,盧拉願意討論“雙邊貿易的所有部門和領域”,以及關鍵礦產和稀土問題。維埃拉還稱,雙方已經制定了“會談時間表”。
除了暫停關稅外,盧拉還表示,他的首要任務是談判中止美國對巴西官員的制裁,包括最高法院法官德莫賴斯和衛生部長帕迪利亞。巴西副總統阿爾克明表示,美國政府尚未提出具體要求,但兩國私營部門對加強關係表現出濃厚興趣。據巴媒Metropoles報道,消息人士透露,雙方在會談中商定巴西將盡快派代表團前往華盛頓,可能在11月的第一週。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巴西頻道援引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美洲區執行董事加曼的觀點稱,美對巴立場的轉變是特朗普主導的。加曼稱,有幾個因素導致政治考量在當前談判中處於次要地位。他認爲,導致特朗普與盧拉走得更近而與博索納羅關係疏遠的原因之一是特朗普對加徵關稅的結果感到沮喪。加曼提到,一方面,美國國務院巴西政策小組兜售“可扭轉博索納羅不再有資格(參加大選)的局面”,但是沒有跡象表明這種情況會發生,因而特朗普質疑所有措施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美國對關鍵礦產感興趣,而巴西擁有大量礦產儲量,“當中國暫停關鍵礦產出口時,華盛頓發生了地震”。加曼對美巴之間達成貿易協議表示樂觀,但認爲美國對協議的期望可能會與巴西的現實存在偏差,巴西可能不會全盤接受美國的要求。
CNN巴西頻道在另一篇報道中提及,受關稅影響,從巴西進口的兩種主要產品肉類和咖啡價格高昂,是特朗普對巴態度發生轉變的原因,但這不是主要動機。報道稱,特朗普認爲博索納羅在爭取特赦的鬥爭中失敗,而盧拉則有望連任。博索納羅9月曾因策劃政變等指控獲刑27年零3個月。10月27日,博索納羅的辯護團隊向巴西聯邦最高法院提交了一份上訴請求,要求複審。
巴西《人民公報》稱,盧拉與特朗普的對話將關鍵礦產作爲關稅談判的籌碼。有分析認爲,美國對巴西的稀土、咖啡以及其他影響美國通脹的產品感興趣,而巴西對取消加徵關稅有着同樣的興趣。報道還稱,巴西在稀土開採方面有着地質和環境優勢,這對美國極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