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楊舒宇 李迅典】“中美經貿關係緩和的跡象週一提振市場”“中美經貿進展提振風險偏好”“經貿樂觀情緒推動亞洲股市飆升”……27日,全球多家媒體紛紛報道稱,在26日中美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經貿磋商達成基本共識後,市場上的樂觀情緒開始蔓延,國際市場上出現跨資產反彈,全球範圍內股市、油價、銅價同步上揚,澳大利亞元等與中國經濟關聯緊密的貨幣也應聲走強。美國《華爾街日報》27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話報道稱,截至26日全球市場已經“明顯放鬆”,政策方向、貿易流動和增長信號正趨於明晰。
亞洲股市漲幅明顯
週一,亞洲股市飆升,韓國綜合股價(KOSPI)指數首次突破4000點。開盤一小時內,該指數上漲逾90點,漲幅2.3%,達到4031點。日本日經指數也首次站上5萬點,創歷史新高。印度、泰國股指也有上漲。MSCI 明晟亞太地區(除日本)指數一度上漲1.3%,達到歷史高點。
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稱,中美經貿關係有所緩和的跡象,讓人們對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經貿關係進一步穩定抱有希望。週一,中國股市開盤走高,香港恆生指數開盤上漲335點,收漲1.05%。滬深300指數和上證綜合指數收盤漲幅均超1.1%。此外,作爲中國風險敞口的熱門替代指標,澳元和新西蘭元小幅走高。避險資產黃金下跌1%,美國國債下跌,基準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3.8個基點。受貿易協議前景推動,包括大豆、小麥和玉米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有媒體報道稱,面對全球兩大經濟體即將達成協議的積極信號,投資者給予樂觀回應。週一市場強勢開盤,充分體現了投資者對於全球貿易關係強化及經濟持續增長的普遍預期。市場分析認爲,貿易緊張局勢的緩和有望提振出口、改善製造業前景並增強整體經濟穩定性,從而爲市場注入強勁信心。
歐美都感受到暖風
中美經貿磋商取得進展的消息提振了全球需求前景,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對經濟疲軟的擔憂,華爾街股市隨之走高。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7日報道,受中美經貿磋商進展樂觀情緒的推動,26日美股期貨跳漲,截至美東時間26日傍晚6時29分,道指期貨上漲0.65%,標普500指數期貨上漲0.74%,納斯達克指數期貨上漲0.92%。歐洲股指期貨上漲0.5%。同時,彭博社報道稱,作爲全球經濟增長風向標的美國銅期貨大幅上漲,原油期貨同樣走強。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孫成昊2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市場層面看,大宗商品價格,尤其是原油、銅、鐵礦石以及農產品(如大豆、玉米)的商品價格常被視作評估中美間合作的關鍵商品指標,一旦中美關係出現改善跡象,農產品可能成爲率先受益的領域,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也會產生影響。
CNN27日報道稱,關稅衝突已對美國經濟產生了廣泛影響,涉及從通脹到農民以及美國企業等多個方面。報道認爲,中美兩國之間如果能夠敲定貿易協議,或將爲美國農民(尤其是受貿易關係緊張打擊嚴重的豆農)提供喘息之機。
世界希望看到可持續的信號
中美經貿關係以及中國的經濟發展動能持續牽動國際目光。路透社27日援引盛寶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查魯·查納納的話表示:“投資者希望看到貿易衝突休戰得以維持的確認信號,並希望中國推出的刺激措施與改革信號能轉化爲切實的增長動力。”
中國國家統計局27日發佈數據顯示,1至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3732.0億元,同比增長3.2%,增速繼續回升。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1.6%。兩個數據均超過彭博社的預期。
當前,亞洲多個工業中心正密切關注美國關稅政策的後續動向。印度“Znew”網站評論稱,“中國仍然是這些動態的核心”。該媒體表示,即使是中美兩國經貿緊張局勢的輕微緩和,也會讓中美兩國之外的國家受益。
孫成昊表示,中美作爲全球兩大經濟體和最重要的貿易樞紐,其關係的穩定與合作對全球市場信心具有基礎性意義。兩國貿易額佔全球總量近1/5,產業鏈聯繫緊密。若中美陷入貿易摩擦,將導致供應鏈重組成本上升、通脹壓力增加、全球資本市場波動加劇。而當中美啓動經貿磋商或釋放合作信號時,國際投資者情緒會有所改善。不過他也提到,當前中美經貿前景仍存在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