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任筱楠】編者的話:“越南取代泰國成爲新一代中國遊客的最愛”“泰國旅遊業感受到來自越南的巨大壓力”“越南會成爲下一個泰國嗎?”一段時間以來,外媒出現了不少關於越南旅遊正迎頭趕上東南亞地區傳統旅遊強國——泰國的討論。美國《外交學人》雜誌稱,雖然泰國在絕對遊客數量上仍然領先,但今年入境遊客人數很可能低於去年。而今年越南將迎來創紀錄的入境遊客人數。越南究竟憑藉什麼超越泰國成中國遊客“首選”?其未來發展潛力如何?
“全球最大出境遊市場旅遊趨勢的轉折點”
在從越南海濱城市峴港駛往古城會安的路上,當地網約車司機阿江一直使用翻譯器給《環球時報》記者介紹沿途的風土人情,比如路過的村子製作石雕,產品遠銷歐洲;路邊的稻田裏,有騎行體驗項目,很受外國遊客歡迎;會安是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有很多中國文化元素……由於語言不通,我們只能通過翻譯器交流,然而,這絲毫沒有影響這位當地司機的分享熱情。儘管這並非網約車司機的職責,但是在短短的四十分鐘車程裏,他幾乎不間斷地通過這種方式向記者介紹他的家鄉。
這樣的網約車司機記者在越南碰到不止一位。在古都順化,記者從市區前往皇陵時,路過了當地傳統的“制香村”,網約車司機提醒記者這是非常具有越南特色的場景,可以下車拍照。在越南旅行的數日中,記者對這個旅遊業正在蓬勃發展的國家有了新的認知。很多從業者都在用極大的熱情對待外國遊客。
快到會安時,阿江說道:“很開心你們能來越南旅遊。這裏一直都有很多日韓自由行遊客,我們希望能有更多中國遊客。”
如這位當地司機所願,中國遊客正大量湧入越南。攜程提供給《環球時報》記者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內地遊客赴越南的整體訂單量同比增長超四成,其中景區門票類訂單增長近100%。
另據彭博社報道,2025年前8個月,越南接待了近140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其中中國遊客爲353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44%。遊客人數增長的同時,越南旅遊消費也大幅增長。市場研究機構BMI表示,截至今年8月份,越南與旅遊業相關的零售額同比增長了51%。
與此同時,長期以來深受中國遊客喜愛的泰國,其吸引力略有下降。根據泰國旅遊和體育部的數據,1月1日至9月14日,到泰國旅遊的中國遊客爲323萬人次。《旅行與旅遊世界》雜誌稱,雖然這仍是一個可觀的數字,但卻被越南超越,“越南成爲中國遊客的首選目的地”。
有外媒將越南對泰國的超越,稱爲“全球最大出境遊市場旅遊趨勢的轉折點”。“對於原計劃去泰國旅行的中國遊客來說,越南正成爲他們的首選目的地。”數字營銷科技公司華凱營銷的數據顯示,中國遊客從泰國轉向越南和該地區其他目的地可能給泰國帶來高達35億美元的損失。今年截至目前,到泰國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數下降了約35%。
據《泰國商業新聞》報道,按照2024年的遊客數據,泰國在絕對遊客數量上依舊保持領先。2024年,泰國接待國際遊客3560萬人次,保持了該地區頭號旅遊目的地的地位,越南接待國際遊客1750萬人次,躍升至第三位。越南計劃到2030年超過馬來西亞,升至該地區第二位。
儘管泰國仍然在遊客數量上領先,但疫情後越南旅遊業的恢復速度更快。越南的遊客數量已恢復到疫情前的98%,而泰國恢復程度爲87.5%。
泰國、越南位置變換背後
“當前,中國年輕消費羣體呈現出自主性更強、更具主題性的旅遊趨勢,他們傾向於選擇主題自由行這種旅行方式,而不是參加低價旅遊團。越南簽證門檻低、中越之間直航航班增多,成爲越來越多自由行遊客選擇越南的主要因素。”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特聘專家王笑宇2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旅行與旅遊世界》雜誌稱,越南的地理位置進一步增加了它的吸引力,距離中國主要城市航程較短,包括河內、胡志明市和峴港在內的主要城市,都與中國主要樞紐有直達航班。
遊客類型方面,攜程提供給《環球時報》記者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以來赴越南旅遊的內地遊客中,80後佔比最高,達到44%;90後達到30%;親子用戶佔40%。今年以來赴越南旅遊的主要客源城市包括:上海、深圳、廣州、北京、東莞、蘇州、杭州、成都、寧波和佛山。
在北京從事傳媒工作的王女士在疫情後兩次帶全家赴越南旅行。她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作爲家庭遊客,選擇去越南的原因主要是:性價比較高,直航航線多,票價便宜;對不少中國遊客而言,新鮮感更強,越南近年新建了許多度假村,設施完善,價格“友好”;海濱度假適合親子出行,越南海岸線長,海洋旅遊資源豐富。王女士還提到,越南文化、飲食習慣更接近中國,家庭遊客需要考慮老人與孩子的飲食,越南河粉、春捲等菜式很適合中國胃。
王笑宇還表示,越南旅遊產品不斷迭代升級、主題旅遊產品豐富多元也是其能吸引大量國際遊客的重要因素。越南過夜遊、度假遊產品非常豐富,滿足了不同遊客的需求。
此外,越南一些人造景觀和主題遊樂項目也被視爲區別於該地區其他目的地的亮點。例如位於巴拿山的金橋已經成爲該地區的地標性景觀。巴拿山是一個融合自然風景、主題樂園、法式風情小鎮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環球時報》記者“十一”期間到訪該地時發現,不少項目還在持續擴建中。這一目的地距離峴港市區僅40分鐘車程,爲在海濱度假的遊客提供了別樣的旅行體驗。
泰國《國家報》稱,越南正努力吸引國際遊客,特別是來自中國的遊客。在與中國接壤的廣寧省,官員們與企業合作,組織滑翔傘節和熱氣球節,鼓勵遊客逗留更長時間。《泰國商業新聞》稱,越南文化融合了東南亞、中國、法國文化,越南的文化多樣性和新鮮感吸引了那些尋求較少商業化體驗的遊客。
與此同時,泰國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也對其入境遊市場構成挑戰。“當泰銖兌人民幣升值20%時,我們怎麼可能不輸給越南?”泰國旅行社協會祕書長查查塔納農對《國家報》表示。
更爲重要的是,部分中國遊客對泰國的“安全擔憂”還在持續。查查塔納農稱,“(中國遊客)恢復對泰國安全的信心需要時間,但這是泰國社會根深蒂固的問題。”
《旅行與旅遊世界》雜誌稱,越南在安全方面的聲譽是推動中國遊客增長的另一重要因素。越南被認爲是一個安全穩定的目的地。中國遊客,特別是家庭遊客和老年遊客,在選擇旅遊目的地時會優先考慮安全問題。
基礎設施仍是主要瓶頸
越通社24日報道稱,隨着2025年第四季度的到來,在東北亞、歐洲和大洋洲遊客數量回升的推動下,越南旅遊業正加速實現2025年接待2500萬人次國際遊客的目標。爲此越南不斷加強在主要國際市場的推廣活動。10月21日,越南國家旅遊局在北京舉行推介活動。越南試圖通過高爾夫旅遊、美食烹飪旅遊、會獎旅遊等產品進一步增強對中國不同遊客羣體的吸引力。
不過,雄心勃勃的越南旅遊依然面臨不少挑戰。《旅行與旅遊世界》雜誌等媒體分析認爲,越南的基礎設施狀況正在改善,但仍落後於泰國。像胡志明市機場和河內機場都面臨擁堵問題,能否承載旅遊旺季時的航班量和客流依然存在疑問。基礎設施問題並不止於機場,今年中國“十一”假期前後,河內就經歷了兩次嚴重“內澇”。颱風過境後,暴雨不止,由於排水不暢,河內多條街道變成“水道”,部分街道水深接近大腿。9月30日,《環球時報》記者和多名外國遊客被困咖啡館長達6小時之久。其間,整個城市的交通幾近癱瘓。
此外,《泰國商業新聞》認爲,越南不如泰國開放的簽證政策和較低的全球品牌認可度也會限制其旅遊業增長速度。王女士認爲,泰國旅遊依然具有一定優勢:對中國遊客實施免籤政策,辦理出入境手續更加便捷;旅行目的地及路線選擇更加豐富;旅遊配套設施更加成熟等。
王笑宇認爲,“泰國、越南旅遊業此消彼長的勢頭在未來一段時間可能還將持續。”
不過,東南亞一直以來都是中國遊客的主要出境旅遊目的地,承接了40%的遊客量,不同目的地對於中國遊客的競爭,也仍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