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逸 柳玉鵬】越通社報道稱,以“打擊網絡犯罪——共擔責任——面向未來”爲主題的《聯合國打擊網絡犯罪公約》(以下簡稱《公約》)開放簽署儀式25日在越南河內國家會議中心舉行。越南國家主席梁強主持儀式,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致辭。60多個聯合國成員國簽署了這一公約。
聯合國新聞網報道稱,歷經5年談判,《公約》於2024年12月由聯合國大會通過,是首個全球性條約,將依賴網絡的犯罪定爲刑事犯罪。該公約還建立了首個用於收集、共享和使用嚴重犯罪電子證據的全球性框架,此前尚無廣泛認可的國際標準。
《公約》涵蓋9章、71條。其將在第40個簽署國批准後90天生效。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執行主任加達·法特希·瓦利25日在致辭中呼籲各國儘快簽署、批准並執行《公約》,並加大對能力建設、法律框架完善與國際合作的投入,特別是支持發展中國家。10月初,中方呼籲各國加入《公約》,推動《公約》在打擊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實施的恐怖活動方面提供助力。
據巴基斯坦《黎明報》報道,越南政府本週表示,已有60個國家登記正式簽署該協議,但未透露具體國家。
《俄羅斯報》稱,這一公約將繼續在河內開放供所有聯合國會員國簽署,直到2025年底。俄總統普京表示,簽署該公約具有歷史意義,俄願意與國際社會在打擊網絡犯罪方面展開最緊密的合作。
“《公約》是推動全球打擊網絡犯罪合作的重要轉折點。”越通社25日稱,全球目前超六成人口正使用互聯網。新加坡亞洲新聞臺稱,《公約》是全球第一份打擊網絡空間犯罪的法律文件,旨在加強國際合作,打擊從兒童色情到跨國網絡詐騙和洗錢等數字犯罪。路透社稱,聯合國表示,《公約》針對的犯罪行爲範圍廣泛,包括網絡釣魚、勒索軟件、網絡非法交易以及仇恨言論等。據估計,每年全球因網絡犯罪造成的損失高達數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