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保持密切往來,合作迎來重要契機,中國新加坡達成多份合作文件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白雲怡 劉彩玉】應新加坡共和國總理黃循財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強於10月25日至26日對新加坡進行正式訪問。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這是李強首次以總理身份訪問新加坡,也是中國總理7年來首次訪新。

25日當天,李強在新加坡國會大廈同新加坡總理黃循財舉行會談。李強指出,中方願同新方加強發展對接,充分發揮中新雙邊合作機制作用,保持雙向貿易投資的良好增長勢頭,進一步做優做強蘇州工業園區、天津生態城等重點合作項目,深化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合作,積極拓展第三方合作。中方歡迎更多新方企業投資中國,希望新方繼續爲中國企業在新運營提供支持。

黃循財則表示,新加坡政府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堅決反對“臺獨”。新方願同中方密切高層往來,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推進蘇州工業園區等標誌性大項目和互聯互通合作,不斷豐富新中全方位高質量的前瞻性夥伴關係內涵。新方對中國發展充滿信心,願繼續投資中國。

會談後,兩國總理共同見證交換數字經濟、綠色發展、信息通信、交通運輸、食品安全、應急管理、第三方合作等領域的多項合作文件。

26日,李強同新加坡副總理顏金勇共同出席中新工商界座談會。在聽取兩國企業代表發言後,李強指出,去年以來,中新的互免簽證協定正式生效、自貿協定進一步升級,兩國合作發展面臨新的重要契機。展望未來,中新合作將不斷提質升級,呈現新的特點,這既需要兩國工商界的共同助力,也將爲兩國及世界各國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據《聯合早報》報道,在此訪期間,兩國達成了8份諒解備忘錄。兩國將進一步深化海事領域合作,繼早前與天津市和山東省設立綠色數碼航運走廊後,將進一步設立國家層級的綠色數碼航運走廊,以促進創新、加強海事連通性,並支持全球海事業往更高效、具韌性和可持續的方向轉型。

《聯合早報》稱,雙方還達成了新中第三國培訓計劃的諒解備忘錄,旨在爲東盟成員國官員提供培訓。今年6月黃循財訪華期間,兩國已簽署了這項合作的意向書。報道稱,這項培訓計劃依託新中在專業知識與經驗上的優勢互補,將助力本地區應對共同挑戰、釋放長期發展潛能,“這也體現出兩國邁出前瞻性的一步,共同爲本區域的繁榮和韌性作出貢獻”。

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副院長葛紅亮26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更廣的區域視角看,當前國際和地區格局正經歷深刻變化。東盟在多年發展中取得顯著成就,但也面臨成員發展不均衡、科技革命與可持續轉型的機遇把握、以及外部環境波動帶來的政治經濟壓力等挑戰。特別是在全球貿易格局調整和關稅戰背景下,各國都面臨相似的困境。新加坡對國際秩序和經貿環境有着深刻認識,這爲中新加強戰略溝通、共同塑造區域發展理念提供了重要契機。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公共外交研究院院長範磊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此次訪問在政治上釋放出中新強化戰略互信的信號,展現出兩國在複雜國際格局下的相互支持與信任,爲中新關係的長期穩定提供保障,也彰顯兩國在全球治理中的成熟與擔當。在經濟層面,“十五五”規劃建議爲中新合作開闢了新空間,雙方正從傳統的投資合作走向以創新和科技爲核心的合作模式,在數字經濟、綠色發展、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合作有望不斷深化,這展現出兩國面向未來的共同願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