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AI搶流,維基百科訪問量減少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白雲怡】維基百科的運營方——維基媒體基金會日前表示,由於越來越多用戶通過根據維基百科內容訓練生成的人工智能(AI)聊天機器人或搜索引擎直接獲取信息,維基百科的人類訪問流量明顯下降。這一趨勢已引發該基金會對維基百科可持續發展的擔憂。

“很難想象一個沒有維基百科的世界——這部網絡百科全書已經存在了1/4個世紀,長期以來一直是互聯網的支柱之一。”英國《觀察家報》報道稱,近幾個月來,受生成式AI崛起的衝擊,維基百科的人類訪問量與2024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這些變化並不出乎意料。”維基媒體基金會產品高級主管馬歇爾·米勒在近期的一篇博文中寫道。“搜索引擎越來越多地利用生成式AI直接爲用戶提供答案,而不是鏈接到像我們(維基百科)這樣的網站。”

《觀察家報》分析稱,造成這一變化的原因之一是谷歌去年推出的AI概覽功能,該功能會在搜索結果上方呈現AI生成的摘要,彙總全網信息。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顯示,當AI概覽摘要出現時,用戶點擊傳統搜索結果鏈接的比例會減半,且在接受調查的900名美國成年人中,僅有1%點擊了AI摘要內部的鏈接。此外,在谷歌傳統搜索結果和AI摘要內容裏,維基百科、YouTube和Reddit三家網站的內容佔據主導地位,它們共貢獻了約15%的AI摘要內容和17%的傳統搜索內容。值得一提的是,維基百科此前也曾推出頁面AI摘要功能,但由於編輯人員投訴,該功能後來被取消。     

另據《印度快報》報道,米勒表示,他歡迎“人們通過新方式獲取知識”,並強調這不會讓維基百科變得無足輕重,因爲這些知識的來源依然是維基百科本身。但他也承認,當前情況可能讓維基百科面臨風險,他們正在制定並實施新政策,以確保第三方能以負責任的方式訪問和使用網站內容。同時,也在通過YouTube、TikTok、Instagram等平臺,努力將維基百科內容帶給更年輕的受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