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陳子帥】“亞馬遜的故障讓數百萬美國人斷網。”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當地時間20日凌晨,美國最大雲計算公司亞馬遜旗下的雲計算服務平臺(AWS)出現故障,導致全球衆多公司互聯網服務中斷,影響範圍涵蓋零售商、航空公司、社交媒體應用及金融服務公司。大約13小時後,相關雲服務才基本恢復。美國Axios新聞網21日報道稱,此次故障凸顯全球經濟的重要基礎存在脆弱性。《華爾街日報》表示,雖然雲服務中斷並不罕見,但隨着企業的依賴度加深,其影響會愈發顯著。
“當主要雲服務商打噴嚏,整個互聯網都會感冒”
據《紐約時報》報道,AWS是全球主要的雲服務提供商,該公司稱,問題出在其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北部的數據中心。故障始於美國東部時間20日凌晨3時後不久。網絡故障監測平臺DownDetector顯示,截至美東時間上午9時45分,有關亞馬遜雲服務的故障報告已超800萬條,其中多數來自美國和英國。
據報道,故障發生大約13小時後,AWS宣佈源自其雲計算數據中心的大規模互聯網中斷已基本得到修復。故障的原因是,凌晨3時左右,亞馬遜對其廣泛使用的名爲DynamoDB的AWS數據庫服務進行了一次技術更新。這次更新包含了DynamoDB不正確的域名服務(DNS)信息,導致該數據庫在亞馬遜至關重要的北弗吉尼亞數據中心離線,美國東海岸大部分地區都使用該數據中心。
英國基爾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講師艾哈邁德表示,“在日常運營中,雲計算是可靠的。但一個小小的錯誤,如錯誤更新,也可能導致整個系統癱瘓。”一款虛擬專用網絡服務公司的CEO稱,雲平臺的運營是不透明的,除非亞馬遜披露,否則無法知曉具體原因。《華爾街日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報道稱,此次中斷提醒世界對亞馬遜、微軟和谷歌等雲服務商的依賴,“當主要雲服務商打噴嚏,整個互聯網都會感冒。”
《華爾街日報》提到,目前尚無法全面評估宕機造成的經濟損失。不過,其他公司在導致全球服務中斷的類似事件中曾面臨數以百萬計美元的索賠與訴訟。物流服務公司Parcelhero認爲,此次中斷可能造成數十億美元銷售損失,並通過供應鏈問題引發持續混亂。
雲服務領域需要實現多元化
據谷歌公司介紹,雲計算是指通過互聯網以服務的形式按需提供計算資源(例如存儲和基礎設施)。這樣個人和企業就無需自行管理物理資源,且只需爲實際使用的資源付費。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亞馬遜是全球雲計算服務領域的領導者,領先於微軟和谷歌。其數據中心與應用程序不僅支撐着大型企業的移動應用程序和網站,還爲多國政府的數字服務提供技術支持。
《紐約時報》引述專家的話報道稱,此次故障再次表明,互聯網對亞馬遜、微軟、谷歌等少數幾家大型科技提供商的依賴度極高。去年,網絡安全公司CrowdStrike推送的一個錯誤更新,曾引發範圍更廣、持續一整天的互聯網中斷。
上述網絡服務公司CEO表示,“若一個國家的整個網絡基礎設施都依賴少數幾家供應商,而且它們全都位於美國,並且這些服務隨時可能中斷,無論是出於惡意攻擊還是單純技術故障,都是極其危險的情況。”一些媒體權益倡導者認爲,此次中斷導致通信應用和數字工具出現故障,這表明雲服務領域迫切需要實現多元化。
本土需求受關注
《華爾街日報》表示,這次事件成爲AWS持續時間最長的單日中斷事件之一,提醒人們全球連接的脆弱性。分析師認爲,這必然會加速許多企業推動其雲服務多元化的進程。這樣做可以更容易地應對和適應服務中斷。報道說,一些已經實現多元化的公司在當天避免了這場混亂,一家建築服務公司的技術官說,公司使用多個雲平臺並且在自己的數據中心運行,因此沒有完全宕機。
《紐約時報》報道稱,此次故障可能會讓企業和政府更迫切地要求使用本土的雲服務。來自德國的歐洲議會議員亞歷山德拉·吉斯在週一故障發生後表示,歐洲關鍵數據和數字基礎設施應託管在歐洲境內,由受歐盟管轄的歐洲企業運營。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安全與治理研究院研究員梁懷新21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此次AWS故障,也可能會對中國企業造成影響。一方面,中國出海企業和外資在華經營企業,會應用到亞馬遜等外國企業雲服務,故障會構成技術影響。另一方面,近年亞馬遜等外國企業加大拓展在華雲服務業務,雖然其佔比相較於中國本土雲服務平臺較小,但可能也會產生連帶性影響。
梁懷新表示,爲應對雲服務的故障問題,中國做了不少準備工作。“一方面在國家法規監管方面進行了制度性安排,通過《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規定,加強對提供雲服務業務企業的責任監管,同時,本土平臺企業層面也通過提升平臺容災水平的架構設計,以及向客戶提供及時的數據備份提醒等方式,避免雲服務故障發生,以及故障發生後影響的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