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聯盟限制重大決策,鷹派立場可能影響外交,高市早苗當選引發複雜反響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 徐可越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潘小多 王鵬】10月21日下午,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經臨時國會衆參兩院首相指名選舉當選日本第104任首相,成爲日本首位女首相。在“日本迎來首位女性領導人”的消息21日登上各大媒體頭條的同時,高市早苗也被國際媒體貼上“自民黨強硬保守派”等標籤。中國國際問題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認爲,高市早苗上臺後,將立即面臨一系列嚴峻挑戰。高市內閣是在自民黨與公明黨關係破裂後,依靠與日本維新會的“閃婚”式聯合成立的,新政權依然面臨衆參兩院席位均未過半的“雙少數”困境;此外,高市早苗在外交方面將面臨經驗不足和鷹派標籤的挑戰。當被問及中方如何評論高市早苗當選,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日兩國互爲近鄰。中方在中日關係上的基本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各項原則,信守在歷史、臺灣等重大問題上的政治承諾,維護雙邊關係政治基礎,全面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

高市在記者會上表決心

據日本媒體21日報道,高市早苗在衆議院首相指名選舉中獲得237票,超過半數(233票)。在參議院的首輪投票中獲得123票,未過半數(124票),但在隨即舉行的第二輪決選投票中獲得125票,超過半數。由此經國會衆參兩院首相指名選舉,高市早苗成爲日本首位女首相。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高市早苗將於24日在國會進行施政演說,之後將訪問馬來西亞,出席第47屆東盟峯會。

《讀賣新聞》21日報道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當晚舉行就任後的首次記者會,表決心稱“爲了國家和國民,我將拿出成果。爲了建設強大的日本,我絕不放棄”。高市表示,將在記者會後舉行的首次內閣會議上指示制定經濟對策,並表示“將採取堅決措施應對國民面臨的物價上漲問題”。另據日本廣播協會(NHK)網站報道,在外交方面,高市早苗表示,下週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盟峯會,以及即將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是與多國領導人會面的好機會,並表達了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意願。高市早苗還表示,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和安保政策的基石,期待早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以深化領導人之間的信賴關係。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2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高市早苗當選日本首位女首相,象徵意義與現實挑戰並存。高市早苗作爲自民黨內的保守鷹派代表人物,其上臺更多被視爲安倍晉三政治路線的延續和強化。這意味着,未來在修憲、提高國防預算、強化經濟安全保障等保守議程上可能會有動作。

時事通訊社21日稱,自民黨雖與日本維新會達成聯合政治共識,但高市內閣仍將在執政黨在國會參衆兩院席位數未過半的狀態下運營。在應對國會事務和推動政策實施方面,自民黨需要謹慎施政,爭取與在野黨的合作。

“石破內閣”21日上午在內閣會議上集體辭職。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自去年10月1日就任以來,石破茂的首相在職天數爲386天。

內閣成員名單公佈

高市早苗當選首相後,高市內閣的人事安排也浮出水面。據《讀賣新聞》報道,高市早苗21日晚些時候公佈了內閣成員名單,其中,茂木敏充任外務大臣、小泉進次郎任防衛大臣、木原稔任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任總務大臣。

《朝日新聞》分析稱,與高市競爭自民黨總裁的小泉進次郎、林芳正、茂木敏充均入閣,此舉旨在營造“舉黨體制”,鞏固自身在自民黨的支持基礎。此外,這家日媒注意到,高市內閣人事安排的“論功行賞”色彩突出。兩名女性內閣成員——經濟安保擔當大臣小野田紀美和財務大臣片山皋月,以及首次進入內閣擔任地方創生擔當大臣的黃川田仁志,都曾作爲推薦人支持高市早苗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

有媒體報道稱,雖然高市早苗當選首相被日本國內外媒體標榜爲一個歷史性時刻,但最終僅有兩名女性大臣入閣,遠低於外界預期。

“沒那麼北歐:新任日本首相僅任命了另外兩名女性入閣”,法新社21日以此爲題報道認爲,高市內閣的女性成員數量遠未達到其上月承諾的“與北歐國家相當”的水平。

自民黨已解除與公明黨組成的聯合政權框架,轉而與日本維新會攜手。《朝日新聞》21日稱,爲讓維新會同樣承擔內閣責任,自民黨原本有意向維新會出讓內閣職位,但這一提議未被維新會接受。由此看來維新會希望爲自主行動留有空間。不過,新政府將起用維新會國會對策委員長遠藤敬擔任首相輔佐官的方案,負責高市早苗與維新會之間的溝通協調工作。

“這次自民黨和維新會‘閃婚’,是基於首相指名選舉的權宜之計,這種臨時建成的執政聯盟埋下多重隱患。”項昊宇分析稱,首先是政策理念存在差異。雖然兩黨在“修憲”“強軍”等部分議題上立場相近,但維新會主張激進的行政改革和地方分權,並不符合自民黨的漸進改革路線,政策協調難度極高。其次是“閣外合作”存在脆弱性。維新會不入閣的模式保留了其在執政聯盟中隨時抽身的自主空間,使得聯合政權的基礎極爲脆弱,政治穩定性難以保障。高市早苗一旦執政表現不及預期,可能會重蹈她很多前任的覆轍。

處理對美、對華關係仍是核心議題

多家外媒指出,高市早苗沒有太多時間沉浸在當選日本首位女首相的喜悅之中。除了修復低迷的經濟等國內問題外,她上任之初就面對充滿波折的美日關係以及如何處理與周邊國家關係等外交挑戰。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對高市早苗而言,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訪問將是一次重大考驗。據時事通訊社報道,特朗普已宣佈本月晚些時候訪問多個亞洲國家的計劃,預計下週一開始對日本進行爲期3天的訪問。《華盛頓郵報》稱,石破茂在與特朗普會面前,專門安排超過30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來揣摩如何與特朗普打交道,而高市上任距離特朗普抵達東京僅3個工作日,卻面臨着如何推進美日貿易協定下的投資計劃、日本是否該爲駐日美軍負擔更多費用等重大問題。

此外,高市早苗此前就歷史問題的言行立場也令中韓等國謹慎觀望。《韓國先驅報》援引專家的話稱,高市執政後,韓日關係預計不會發生根本性轉變,但歷史問題可能成爲影響雙邊關係的關鍵變量。高市的新聯盟夥伴以其在安全和歷史問題上的民族主義立場出名,這也爲韓日關係增添不確定性。韓聯社21日稱,韓國外交部當日就高市早苗當選新任日本首相一事表示,韓國政府將與日本新內閣保持密切溝通。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綜合戰略研究室主任盧昊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高市早苗目前尚未提出系統性的外交方案,而如果其強硬的保守右傾立場應用於外交,或將導致日本政策極端化,並引發短期利益導向的政策波動。如何與美國和中國打交道仍是日本外交的核心議題,也將考驗高市早苗的政治智慧。“高市早苗能否通過相近的意識形態及政策,拉近與美國的距離?又能否抑制其民粹主義和歷史修正主義傾向,避免對華關係惡化?這些方面都值得深入觀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