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楊舒宇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馮亞仁】美國汽車市場再度迎來政策震盪。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17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天簽署公告,宣佈自11月1日起,對進口輕型與重型卡車徵收25%的關稅,對進口巴士徵收10%關稅。根據公告,許多重型車輛雖然已經在美國本土生產,但仍有部分車型來自墨西哥等國家。例如,斯泰蘭蒂斯集團旗下的Ram大型皮卡部分在墨西哥裝配。福特、通用等車企也將受到波及——這些企業旗下最盈利的車型被囊括在了“重型卡車”的範疇之內。
不過,白宮當天還宣佈將一項針對進口汽車零部件的“關稅減免安排”延長,以抵消部分高達25%的進口零部件關稅爲本土車企帶來的影響。
根據該命令,進口汽車零部件到美國的汽車製造商在2030年之前將獲得車輛標價零售價3.75%的抵免。該計劃原定於2027年完全取消,而最新的聲明將一項關稅抵消計劃從兩年延長至五年。白宮表示,這一百分比反映了對美國組裝汽車徵收25%關稅後預計產生的稅額。
美媒評論稱,這一調整是白宮在面臨美國汽車製造商長達數月的遊說下被迫進行的。今年5月,美國政府對每年價值超過4600億美元的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但此後又與包括日本、英國和歐盟在內的部分主要貿易伙伴達成協議,降低來自上述產地商品的關稅。
此外,在8月,美國又宣佈對包括衆多汽車零部件在內的400多種產品(包括汽車排氣系統、電動汽車所需的鋼材以及公交車零部件)提高鋼鐵和鋁關稅,這些產品年進口額總計2400億美元。
NBC報道稱,由於美國本土汽車製造商通常在墨西哥或加拿大組裝汽車的部分零部件或關鍵組件,再將其進口到美國進行最終組裝。因此這些零部件和組件可能多次跨越邊境,從而累積多輪關稅。這給美國車企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通用汽車今年早些時候表示,該公司今年將面臨高達50億美元的關稅相關總成本,而福特則稱其將遭受30億美元的總損失。
福特、通用等美國車企爲此進行了數月的遊說,希望白宮能減輕其負擔。福特汽車CEO吉姆·法利曾表示,由於《美日貿易協定》降低了日本進口車的關稅,使豐田等競爭對手獲得了每輛車數千美元的成本優勢。在這些遊說團體的推動下,白宮方面做出了這一舉措。NBC評論稱,這凸顯出美國政府的貿易改革在實施六個月之後仍在不斷變化,且仍對行業壓力敏感。
美國權威汽車估價與研究機構凱利藍皮書公司10月13日發佈的數據顯示,美國新車平均交易價格9月首次超過5萬美元,創歷史新高。美新車價格已連續一年多保持上漲趨勢,近幾個月漲勢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