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倪浩】10月16日下午,商務部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有媒體提問稱,據相關媒體報道,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10月15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聲稱,中國稀土出口管制相關措施將對全球的半導體、人工智能、智能手機、汽車以及家用電器和國防等多個行業造成廣泛影響,中方對此有何評價?
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表示,中方近期出臺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是依據法律法規完善自身出口管制體系的正當做法,目的是防止稀土非法外流,非法流向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不當用途,更好維護中國國家安全和全球共同安全。
何詠前說,此次納入管制的境外稀土產品,只包括中國出口管制清單裏已經列管的稀土、磁材及相關零部件、稀土靶材等產品。在措施發佈前,中方向美、歐、日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做了通報,且中方正在就出口管制措施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繼續就便利化開展友好溝通。美方的解讀嚴重曲解並渲染誇大中方措施,故意引發不必要的誤解和恐慌。
“實際上美國的域外管轄措施由來已久,早在幾十年前開始實施。”何詠前介紹說,“美國自2022年以來,多次出臺針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濫用美國最低含量規則及外國直接產品規則等適用全球的域外管轄措施,脅迫各國聯合打壓圍堵中國。美方的說法是在以己度人,這恰恰證明美方自己在不斷泛化國家安全,全球的供應鏈安全穩定需要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共同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