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當地兒童在2025利雅得國際書展中國圖書展區參觀。
本報記者 任皓宇攝
當地讀者向中方工作人員瞭解圖書信息。
本報記者 任皓宇攝
爲期10天的2025利雅得國際書展10月11日在沙特阿拉伯落幕。作爲阿拉伯國家影響力最大的書展之一,本屆書展共吸引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家出版商參展。書展期間,多家中國出版機構組團參展,組織開展多場文化交流活動,爲中阿文明交流互鑑注入更多活力。
走進書展舉辦地——努拉公主大學的中國圖書展區,喜慶的中國紅、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富有中國傳統建築特色的展位設計格外引人注目,前來閱讀購買圖書的讀者絡繹不絕。“你能幫我推薦一本介紹中國發展的書嗎?”“這本關於中國文化的書你們還有其他系列嗎?我想買幾本送給我的朋友。”“這套‘美麗中國’系列叢書中的城市,我很熟悉,已經去過好幾個地方。”……不少讀者一邊認真閱讀,一邊分享與中國的情緣。
記者在現場看到,以“閱讀中國”爲主題設立的中國圖書展區,集中展示1000餘種2000餘冊圖書,重點推介的《習近平著作選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系列著作的中文、英文和阿拉伯文版很受關注。此外,中國出版機構展示的“中國曆代繪畫大系”“中國絲綢藝術大系”等傳統文化讀物以及衆多人文社科、漢語教學類書籍也吸引當地讀者駐足閱讀。
“我學習中文多年,也去過中國很多次,但看到這裏琳琅滿目的中國圖書,我感覺自己對中國和中國文化了解還不夠。”努拉公主大學中文專業學生薩迪姆·圖維姆對記者說,“這些精美的中國圖書讓我們能更多瞭解中國,激發探索中國的無限興趣。”
多本新書在本屆書展上首發。北京燕山出版社與阿拉伯地區知名出版機構數字未來公司聯合主辦“《漫遊中軸線》阿拉伯文版新書發佈暨‘中軸線上的醫學人文’系列合作策劃啓動會”。首發的《漫遊中軸線》阿拉伯文版,由文物專家高小龍創作,通過精練的文字介紹與精美的手繪插圖,生動展現北京中軸線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的精髓,讓當地讀者能深入瞭解北京的歷史底蘊與城市風貌。
廣東省出版集團攜旗下11家出版社集中展示當代中國發展和嶺南文化的出版物,組織開展“粵韻書香,相遇阿拉伯”系列活動,讓當地讀者有機會領略濃厚的嶺南風情。在新書發佈環節,《中國橋——港珠澳大橋圓夢之路》阿拉伯文版正式與讀者見面。這部記錄超級工程建設的紀實作品,展現了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卓越成就,傳遞出勇於追夢、勤於圓夢的精神力量。書展期間,花城出版社、廣東經濟出版社與沙特馬達裏克出版社就《微光志——解碼國之重器江門地下中微子實驗》《人民幣國際化》等作品達成阿拉伯文版輸出協議。廣東經濟出版社與黎巴嫩數字未來出版公司就《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達成合作出版協議。
沙特當地出版商阿卜杜勒阿齊茲·穆塔伊裏表示,“我們和中國出版機構的合作已超過10年,引入了很多優秀的中國書籍。”穆塔伊裏曾多次到訪中國,目睹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當前沙特和中國之間的務實合作深入推進,人文交流更加密切,我們期待未來和中國合作伙伴之間的合作持續深化,促成更多領域、更多主題的圖書出版合作。”
書展期間,中方參展機構還舉辦多場活動,攜手推動中阿文明交流互鑑。在以“新機遇、新合作、新未來”爲主題的“畢昇印刷合作對話·利雅得”活動上,來自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印刷出版領域的企業代表與專家學者,圍繞產業發展、產能合作、人文交流等展開深度對話。阿方嘉賓從各國印刷出版業現狀、發展歷程和市場需求出發,對中阿相關領域合作提出建議。中方嘉賓重點圍繞綠色發展、人才培養和科技賦能等話題分享最新成果與經驗。
在“時代印記·人文迴響”中沙文學沙龍上,兩國知名作家與文學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文學創作中的人文精神與時代價值。蘇歐德國王大學副校長助理烏薩馬·加姆迪表示,沙特和中國在圖書出版領域開展了廣泛的交流合作,持續推動優秀作品互譯出版,將各自的思想理念和成功經驗向世界分享,攜手共建更加美好的未來。活動主辦方之一、中國石化中東代表處總代表練銘祥表示,希望能爲兩國的民心相通鋪設管道,繼續助力兩國之間的人文交流。
在“中沙人文交流與現代化對話”活動上,中沙學者就“共築現代化之路:中沙探索與實踐”的主題進行對話交流,探討多領域合作。沙特科研與知識交流中心中國研究部主任海賽姆·賽義德表示,儘管沙中兩國國情不同,但在實現現代化的道路上均注重傳承文明,追求全面發展,並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路徑,這無疑爲世界貢獻了寶貴的發展經驗。
中國駐沙特大使常華表示,近年來中沙、中阿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中文熱”“中國熱”持續升溫。此次參展的中國圖書種類繁多、內容豐富,爲當地民衆更好認識中國文化、深入瞭解新時代中國打開了一扇窗。
(本報利雅得10月1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