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1日,美聯儲發表聲明稱,美聯儲理事庫格勒將辭去美聯儲理事的職位,於本月8日正式卸任,而其任期原本持續至明年1月31日。同一日,美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發文,指責勞工統計局局長埃麗卡·麥肯塔弗在2024年美國大選前“人爲誇大”就業數據,要求立即將其解職,並由“更有能力的人選”接替。
從美聯儲理事庫格勒提前離職,再到特朗普要求解僱美勞工統計局局長,其中反映出什麼問題?來看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經濟學專家萬喆的解讀。
放大美聯儲內部分歧 爲政治干預創造空間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經濟學專家 萬喆:美聯儲理事庫格勒的辭職應該說是經濟政策博弈、政治干預和個人職業選擇交織的結果。從經濟角度看,直接動因是美聯儲內部政策分歧和政治壓力的雙重作用。庫格勒提前離職未披露具體原因,但這一決定正值美國經濟面臨關稅衝擊、美聯儲內部政策分歧加劇的敏感時期。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經濟學專家 萬喆: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暗示,庫格勒辭職是因爲知道鮑威爾在利率問題上做錯了事,並藉機施壓鮑威爾也辭職。這一表態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反映出庫格勒辭職可能是與美聯儲貨幣政策路徑的爭議非常相關。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經濟學專家 萬喆:庫格勒近期持鷹派立場,其利率立場與特朗普有明顯衝突。她主張維持當前高利率以觀察通脹走勢,尤其強調評估特朗普關稅政策對物價的滯後影響。今年二季度,美國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化季率升至3.5%,超出預期。庫格勒曾警告關稅可能導致通脹黏性。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經濟學專家 萬喆:儘管美國一季度GDP萎縮、二季度反彈,就業市場表面穩健,但結構性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如勞動參與率下降等等。庫格勒認爲關稅引發的企業避險行爲,如提前採購等可能掩蓋經濟下行風險。而美聯儲的政策調整需關注數據滯後性,但特朗普要求立即降息,且公開抨擊鮑威爾頑固,呼籲董事會接管控制權,試圖通過人事任免權影響美聯儲獨立性。
這種外部壓力可能使庫格勒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加劇,成爲其離職的催化劑。而且庫格勒也是拜登提名的官員,所以在政治壓力下,這很可能是一個被動選擇,以避免陷入更激烈的政策對抗。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經濟學專家 萬喆:儘管關稅戰非直接導火索,但其引發的經濟震盪放大了美聯儲內部政策分歧,爲政治干預創造了空間。這一事件標誌着美聯儲在官僚決策和政治干預之間的邊界進一步模糊,爲未來美國貨幣政策走向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轉移經濟責任與強化派系控制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經濟學專家 萬喆:同時,特朗普解職了勞工統計局局長,實際原因是七月份美國就業數據遠低於預期,此舉旨在推卸經濟疲軟責任給前朝官員,同時強化派系的控制。勞工統計局作爲獨立聯邦機構,其數據被視爲美國經濟的晴雨表。歷史上,美國總統干預經濟數據發佈的案例極少,特朗普的行爲可能使經濟統計成爲政治博弈工具。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經濟學專家 萬喆:在解職局長的同時,特朗普加大對美聯儲的批評,要求鮑威爾辭職,甚至暗示美聯儲與勞工統計局合謀壓低數據。
美政治極化及全球治理權威流失的深層危機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經濟學專家 萬喆:這種聯動策略依舊旨在迫使美聯儲配合其短期政治目標。相比其他部門,美聯儲獨立性較強,且其主席任期與總統任期錯位,特朗普對獨立機構的干預可能引發國際投資者擔憂。這一事件暴露了美國政治極化、制度脆弱性以及全球治理權威流失的深層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