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的全面完成,彰顯雙方正以實際行動支持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東盟選擇進一步深化同中國的經貿聯繫,展現出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長遠眼光
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已全面完成,將於年內簽署議定書。3.0版既涵蓋中國—東盟自貿協定現有領域,也涉及雙方具有巨大合作潛力的新興領域,有助於雙方共同應對外部風險挑戰、進一步增強區域經濟韌性和活力。
中國—東盟自貿區是東盟的第一個自貿區,也是中國第一個對外商談和建立的自貿區。自2010年全面建成以來,中國—東盟自貿區已成爲推動雙邊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中國連續16年保持東盟最大貿易伙伴地位,並已成爲東盟第二大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地;東盟則連續5年成爲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雙方在經貿領域的相互依存不斷增強,成爲雙邊關係發展的重要支柱。近年來,東盟國家經濟保持穩健增長,已成爲全球重要的經濟增長中心之一。許多中國企業紛紛佈局東盟市場,擴大在當地投資,分享東盟經濟增長紅利,例如比亞迪和廣汽埃安的泰國工廠相繼竣工投產,寧德時代正在印度尼西亞投資建廠……這些投資不僅促進了當地製造業發展,也助力東盟打造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
中國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展現穩健增長勢頭,始終是東盟重要的出口市場。東盟與中國升級自貿區建設,不斷拓展經貿聯繫,不僅有助於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也爲東盟將自身打造爲區域經濟增長中心提供了堅實支撐,推動區域一體化不斷走深走實。
當前,全球地緣政治和國際貿易格局正面臨重大變化。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的全面完成,彰顯雙方正以實際行動支持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正如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所說,升級自由貿易協定是一個重要舉措,特別是在全球保護主義日益抬頭的背景下,這一舉措將向全世界發出一個明確且重要的信號,那就是自由貿易和互惠的市場合作至關重要。
從內容上看,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包含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等9個新增章節,將爲雙方在新形勢下加強合作、促進產供鏈深度融合注入新動能。3.0版通過促進雙方產品、服務、投資等要素自由流通,有助於打造更具韌性的區域產業鏈網絡,尤其是在綠色經濟和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爲雙方企業創造更加穩定和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在數字經濟領域,3.0版致力於促進無紙化貿易、電子發票、數字身份、電子支付等,有助於雙方企業拓展在人工智能、網絡安全和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合作空間。通過優化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3.0版將進一步加強海關規則標準合作,有助於推進區域“軟聯通”。
中國—東盟自貿區覆蓋人口超過20億,佔全球人口的1/4。雙方經濟總量超過全球的1/5,是當前世界經濟復甦的重要引擎。在個別西方國家鼓譟對華“脫鉤斷鏈”“去風險”的背景下,東盟選擇進一步深化同中國的經貿聯繫,展現出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長遠眼光。東盟同中國攜手,將有助於打造更加繁榮、更具活力的亞太經濟。
(作者爲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餘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