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黎枳銀】綜合韓聯社、《中央日報》等韓媒7月28日報道,隨着美國加徵所謂“對等關稅”最後期限臨近,韓國政府正加緊推進包括造船合作、農產品讓步等在內的談判籌碼。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金正官在美提出“MASGA項目”,意在以韓資造船企業投資美國造船業的方案爭取關稅協商突破口。
據韓聯社報道,金正官於本月25日在紐約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舉行會談時,提出以“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Make American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縮寫爲MASGA)項目爲核心的韓美造船合作構想。
MASGA項目由韓國政府牽頭,計劃推動本國民營造船企業在美國本土進行大規模投資,同時由韓國進出口銀行、韓國貿易保險公司等公共金融機構提供貸款、擔保等配套金融支援。韓方初步提出的金額高達數百億美元,並表示在後續協商中可視談判進展調整具體數額。
爲進一步推動談判進展,金正官結束紐約行程後並未返回華盛頓,而是於28日臨時前往歐洲。美國總統特朗普自25日起在蘇格蘭訪問,美方談判主要成員——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代表賈米森·格里爾、財政部長貝森特等人亦陪同訪歐。金正官此行意在繼續與美方接洽,爭取在部長級層面推動達成進一步共識。
韓美關稅談判已進入“最後72小時”的倒計時階段。據《中央日報》報道,8月1日爲美方啓動對韓報復性關稅的生效日期,韓國需在此之前完成談判。爲把握最後談判窗口,韓國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具潤哲將於7月31日在美與貝森特舉行最終磋商。總統李在明總統也於27日聽取相關進展彙報,並就應對方案召開會議。
韓媒稱,此前日本通過承諾總額達550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已實現美方將日方汽車關稅降至15%;歐盟則以600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作爲談判基礎。爲避免在本輪談判中落後於日本和歐盟,韓國政府打出“造船業合作+農產品部分讓步”的組合拳,換取美方在汽車和鋼鐵等韓國出口品類上的關稅減讓。此外,基於主要大企業的投資意向,韓方提出“1000億美元+X”的綠地直接投資方案。
《中央日報》稱,韓國政府已將與日本相同的15%的對等關稅稅率設定爲第一基準。韓國普遍擔心,如果關稅高於日本,且在關稅談判中收到一份令人失望的“成績單”,將無法維持韓國今年0.8%的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