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美關稅亂象或導致航運業暴跌

英國《經濟學人》7月24日文章,原題:特朗普的關稅亂象彷彿對航運商來說是件“好事”,但這只是推遲了即將到來的暴跌   航海家們都知道,大海有時充滿危險,難以預測,有時甚至極具破壞性。在新冠疫情和中東地區爆發局部衝突之後,有些襲擊幾乎導致蘇伊士運河的重要貿易航線關閉,集裝箱航運公司只希望在下一場風暴來臨之前能有片刻平靜。然而,美國政府不斷變化的關稅政策及其對他國船隻徵收高昂港口費的計劃,導致航運形勢更加動盪。

美進口貿易佔全球航運15%

去年,美國進口貨物貿易佔全球集裝箱航運貿易約15%。這使得航運業巨頭們密切關注美國貿易政策的每一次波動,但對於美國政策動向的預測已經變得無比困難。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之一馬士基的首席執行官文森特·克萊克曾預測今年全球集裝箱運輸量將增長4%。今年5月,他又改口稱今年的浮動在增長4%至下降1%之間。

在航運業,市場波動可能對盈利有利。到目前爲止,美國總統在關稅問題上的搖擺不定表面上幫助航運公司維持了盈利勢頭,儘管波動較大,但盈利已超過該行業歷史上的任何時期。不過,即將到來的需求下降加上大量新船的湧入,可能很快就會導致該行業暴跌。

關稅帶來短暫高利潤

英國德魯裏航運諮詢公司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集裝箱航運業的營業利潤僅爲65億美元。2021—2022年,由於新冠疫情讓人們居家隔離,手頭有充裕的時間和金錢進行瘋狂購物,航運業利潤飆升至5200億美元。貿易激增進而推動集裝箱運價創歷史新高。

2023年,由於需求減弱,航運公司運費和利潤大幅下滑,但在2024年再次復甦,創下航運業有史以來第三大盈利年份(利潤達780億美元)。由於中東地區武裝分子的襲擊,航運公司爲避開蘇伊士運河而延長了航程,從而避免了運力過剩,吸收了新投入運營的船舶。運費回升至僅在疫情期間才創下的紀錄。

2025年上半年,儘管充滿坎坷,航運業利潤依然保持高位,這得益於德魯裏航運諮詢公司高管西蒙·希尼所稱的“關稅福利”。美國預期加徵關稅讓貨船“提前裝載”進口貨物,導致全球集裝箱運輸量和運費激增。航運業利潤在美國頒佈新關稅政策後短暫暴跌,隨後隨着美國關稅豁免再次飆升。美國公司爭相補貨,隨後利潤再次變化。數額起伏之大,甚至可能讓最堅強的水手也感到“頭暈目眩”。根據笛卡爾航運數據公司的數據,總體而言,今年上半年運往美國的集裝箱運輸量比2024年的水平高出3.8%。

下半年航運業堪憂

不過,下半年的情況看起來更令人擔憂。提前裝載運往美國的貨物意味着秋季旺季不景氣,運費也會下降。隨着關稅提高美國消費者的購物價格,消費支出可能會受到打擊,從而進一步減緩需求。希尼表示,儘管航運公司今年可能再賺200億美元的利潤,但2026年將是“現實嚴峻”的一年。

美國政府另一項誤導性政策,即對部分國家的船隻徵收高額港口費,以重振美國國內的造船業,只是徒勞的嘗試。克萊克堅稱,馬士基不會支付任何港口費。 

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首席航運分析師尼爾斯·拉斯穆森說,徵收高額港口費將導致劇烈變化或者更高昂的運費。匯豐銀行估計,2025—2027年全球航運需求年均增速僅爲2%,低於去年的6%。巨大的運力過剩將導致運價暴跌。除非美國找到更多方式支持全球航運,否則該行業的利潤率將很快變得微薄到僅僅勉強維持運營。(黃鸝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