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李萌 劉洋 褚大業】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23日宣佈,經中美雙方商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峯將於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與美方舉行經貿會談。此前一天,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接受美媒採訪時表示,他將於28日、29日在斯德哥爾摩同中方代表舉行第三輪貿易談判。
貝森特稱,此次美中談判旨在延長“關稅休戰”並擴大討論範圍。美國財政部副部長法爾肯德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稱,談判內容將涵蓋中國對稀土的出口管制、市場準入問題,以及整體關稅水平。中方則表示,中美雙方將繼續就彼此關心的經貿問題開展磋商。
22日,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消息,暫停對美國化工巨頭杜邦中國集團的反壟斷調查程序。在美方4月宣佈針對中國等國家的關稅措施後,中國對美國採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其中包括市場監管總局以杜邦中國集團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爲由,對該公司開展立案調查。
彭博社稱,這一聲明進一步表明緊張局勢正在緩和。報道還提到,此前,美國撤銷了對英偉達向中國出口H20芯片的禁令。中美5月和6月在瑞士日內瓦、英國倫敦分別舉行了兩次會談,取得暫停徵收高額關稅、取消出口限制等成果。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研究中心主任何偉文認爲,此次會談重要的是延續前兩次會談的成果,把中美達成的協議框架進一步具體化,並爭取更多具體成果。“第一是關稅遺留的問題,特別是美方以芬太尼爲名目徵收的關稅得到解決;第二是中美兩國如何進一步開展經貿合作。”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雲23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鑑於此前兩輪會談取得了一定成果,外界期待雙方能在定於瑞典舉行的新一輪會談中達成進一步共識。“對話與接觸始終優於對抗,因爲這將有助於爲兩國及其他國家的企業營造一個更加可預測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