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火星長期是人類探索太空的目標之一,然而想要在空氣稀薄的火星表面安全着陸並非易事。美國“太空”網站22日稱,歐空局近日成功在北極高空測試了“史上最大火星降落傘”,爲命運多舛的ExoMars項目未來在火星降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報道稱,不同於近乎真空的月球表面,火星依然擁有稀薄的大氣,可以利用降落傘減緩探測器的着陸速度。但火星大氣密度僅爲地球的1%左右,想要儘可能真實地模擬火星大氣環境,只能在距離地面數十公里的地球高空展開試驗,並精心調整試驗參數。歐空局專家描述稱,探測器在火星着陸期間,速度將在大氣阻力的作用下,從每小時2.1萬公里降低到約每小時1600公里。在這次測試期間,模擬探測器由高空氣球攜帶到30公里的高空後釋放,它穿過稀薄的地球平流層之後達到與之相當的速度,隨後打開降落傘。據介紹,這套降落傘系統由兩級降落傘組成,包括直徑約15米的第一級降落傘和直徑35米的第二級降落傘。歐空局稱,後者是有史以來爲在火星上着陸而設計製造的最大降落傘。這次測試最終取得成功,歐空局ExoMars項目負責下降着陸模塊的系統工程師盧卡·費拉西納表示,工程師們對測試環境進行了微調,“在這次測試中,探測器的速度和稀薄大氣的組合,與它將在火星上所經歷的完全相同。”
如果一切順利,這套降落傘系統將在2028年幫助重達310公斤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火星車降落到這顆紅色星球的表面,尋找火星生命的痕跡。
費拉西納表示,這套降落傘系統的命運坎坷,此前曾多次遭遇測試失敗。它原本用於歐空局與俄羅斯的聯合火星探測項目,由俄方提供着陸平臺和其他相關技術。等到它準備完畢、計劃於2022年升空時,又遭遇俄烏衝突爆發,歐空局宣佈終止與俄羅斯的航天合作,這套降落傘系統隨之被存放起來,等待新的火星探測項目。費拉西納稱,“我們開展這項活動的目的是確認爲火星任務做好了準備,並驗證降落傘在長期存放後是否仍能按預期運行”。
ExoMars項目由歐空局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合作實施,計劃完成火星採樣返回任務。但由於美國特朗普政府考慮大幅削減科研項目撥款,該項目的未來依然懸而未決。(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