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司令慫恿澳增加軍費扯上中國,專家:他的發言很奇怪,與現實脫節且缺乏邏輯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白曉 環球時報記者 趙霜】在美澳主導的“護身軍刀”演習期間,荷蘭武裝部隊司令21日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採訪時以“中國威脅”爲藉口,遊說澳大利亞提高軍費。

據ABC21日報道,荷蘭是此次參加“護身軍刀”演習的19個國家之一,荷蘭武裝部隊司令艾赫爾斯海姆在訪問澳大利亞期間接受採訪時稱:“中國對印太地區構成的威脅與俄羅斯對歐洲構成的威脅沒有什麼不同。”他警告,澳大利亞和其他國家不應因“天真”而忽視對未來衝突風險的準備。

荷蘭最近同意將國防開支提高到其GDP的3.5%,這背後的部分因素是美國要求北約國家爲其自身的安全提供更多資金。在面對澳媒時,艾赫爾斯海姆勸道:“這不是百分比的事,而是關乎能力,看看‘印太地區’以及中國的軍事建設,澳大利亞也需要提升能力。”

“荷蘭武裝部隊司令的發言很奇怪。”華東師範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陳弘2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荷蘭在地緣位置、政治和經濟等各方面與中國和本地區其他國家的聯繫並不緊密,這使得荷蘭武裝部隊司令發出的威脅與現實脫節、缺乏邏輯。他補充說,這讓人聯想到最近前荷蘭首相、現北約祕書長呂特對美國總統特朗普“討好”、對中國強硬的姿態。

據路透社此前報道,美國政府要求澳大利亞將其國防開支佔GDP的比重從2%提高至3.5%。但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表示,澳大利亞將自主制定國防政策,資金應投入具體能力建設而非追求開支目標。澳大利亞天空新聞網此前稱,阿爾巴尼斯不會屈服於美國的壓力,並將維持工黨現有政策,即到2033年將國防開支增加到GDP的2.33%。

當被問及其他盟友是否會對澳大利亞施加壓力時,澳國防部長理查德·馬爾斯稱:“我們理解(國防開支比例)現在存在一個國際基準的比較,但最終每個國家在決定需要建立何種國防力量時,都是基於自身戰略需求來進行的。”

“就國防開支而言,澳大利亞實際上在不斷經受來自美國的壓力。儘管澳將自己定義爲中等強國,但美國依然不由分說要求所有盟友提高軍費開支。這其實反映了美國對澳大利亞國家利益包括國防、外交政策的粗暴干涉。”陳弘說。 

在ABC報道的評論區,不少澳大利亞網友並不買荷蘭和美國的賬。有網友留言說:“我們爲什麼要這麼做?又是爲了誰?我們和中國是貿易伙伴。我們對貿易和良好關係感興趣,而不是對抗和威脅別人。”另一名網民表示:“年輕一代足夠聰明,能夠從戰爭的歷史中吸取教訓。不會被聳人聽聞的報道和對軍事的盲目崇拜所迷惑。看看最近的幾場戰爭,它們都是爲了美國的利益。”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