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本籌建福島事故後首座核電站,民意分歧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劉曉東】據《日本經濟新聞》19日報道,日本關西電力公司將在其位於日本福井縣的美濱核電站設施內啓動新一代核電站的地質調查工作,以建造自2011年福島核事故以來日本第一座新反應堆。報道稱,人工智能的普及帶動了數據中心和半導體工廠的建設,預計到2034財年,相關用電量將增加14倍。有效利用核電對於確保未來電力需求並實現脫碳至關重要,這也是關西電力公司決定啓動相關調查的原因。

據日本跨地區輸電運營推進組織預測,日本全國數據中心和半導體工廠的電力需求將從2025財年的36億千瓦時增至2034財年的514億千瓦時。

據報道,許多企業已明確表示將採用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清潔電力來運營數據中心。日本政府也認爲核電“擁有卓越的穩定供電能力,能滿足數據中心和半導體工廠的新需求”。關西電力公司旗下的7座核電站均已重啓。

自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以來,有關重啓或新建核電站的話題一直受到輿論的廣泛關注。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刊文稱,日本正爲推進下一代核電站建設鋪路。這個地震多發的國家正因天然氣價格飆升和電力需求巨大的數據中心激增,而對核電進行重新審視。報道稱,日本政府在其2040財年能源計劃中修改了對核能的立場,取消了“儘量減少”核能使用的政策,轉而承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脫碳能源”。目標到2040年,日本20%的電力供應來自核能,從而將化石燃料發電量佔比自2023年的近70%削減至30%-40%。今年2月,日本已制定了五種下一代核反應堆的路線圖,該計劃還指出,下一代反應堆將在已退役反應堆的核電站原址上建造。然而,由於部分當地居民對核電仍“心存擔憂”,柏崎刈羽等地核電站的重啓遭到當地社區的反對。

事實上,日本社會對是否應重啓核電站的態度並未形成廣泛的共識。日本廣播協會網站今年1月發佈的一份民調顯示:在被問及今後核能發電的比例應是多少時,21%的受訪者認爲“應該增加”、30%的受訪者認爲“維持現狀”、31%的受訪者認爲“應該減少”。

中東局勢加劇了日本對於能源自給的擔憂。日本《產經新聞》稱,但在近日的參議院選舉中,選民的注意力集中在物價上漲的問題上,有關重啓核電站的必要性和高放射性廢物地質處置的討論已被掩蓋。《產經新聞》報道認爲,“對於資源匱乏的日本來說,核電的使用必須與糧食安全並列爲當務之急”。

國際能源署前署長田中伸男對美國CNBC電視臺表示,如果官員不討論有關核能的風險和好處,公衆就不會理解。“如果沒有公衆支持,日本就無法實現核能佔比20%的目標。”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