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丨希望澳大利亞人多到中國走走看看——訪澳中友協全國主席簡·埃弗裏特

新華社澳大利亞霍巴特7月20日電 專訪|希望澳大利亞人多到中國走走看看——訪澳中友協全國主席簡·埃弗裏特

新華社記者張淑惠 馬平

“我希望澳大利亞人尤其是年輕人多到中國看看,有機會更要學一下中文,這樣才能更好地瞭解真正的中國。”澳大利亞中國友好協會全國主席簡·埃弗裏特日前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霍巴特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埃弗裏特向記者介紹,澳中友協1951年成立,致力於通過教育、語言、文化、藝術等交流活動,增進澳中兩國人民的友誼與理解。40多年前,她加入澳中友協塔斯馬尼亞州分會,並於2022年成爲全國主席。

在她家中的辦公區域,一沓厚厚的澳中友協月報整齊擺放着。“促進澳大利亞人民與中國人民的友誼”——這句話印在每一份月報的封面上。記者採訪當天,埃弗裏特正在電腦前忙着協會的事。

100多年前,埃弗裏特的曾祖父從廣東臺山來到塔斯馬尼亞州,並在這裏工作、生活。她說,“我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長大的”。

在埃弗裏特家中,記者看到屋內擺滿了各種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陶瓷器具,粗略估計多達數百個。“我從少女時代就開始收集這些中國的瓶瓶罐罐,這是我的愛好。”她告訴記者。

埃弗裏特現年76歲。1978年,她第一次踏上中國土地,至今已到訪中國27次。特別是近些年,她幾乎每年都到中國看看,從北京、上海,到西安、西藏,再到廈門、南京等地,埃弗裏特的足跡遍佈大江南北。安全且高效的高鐵,是她在中國出行的首選方式。

“每次我去中國都能看到變化,變化之快令人難以置信。”埃弗裏特說,“中國過去40多年取得的成就,真的非常了不起”。

埃弗裏特說,去過中國的澳大利亞人“能看到中國人真實的生活、真切感受到中國的發展以及我們如何從中受益”,當他們從中國回來,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真實的中國並不是澳大利亞有些媒體所描述的那樣。“只有充分溝通交流,才能維繫彼此友誼。”

去年6月,中方決定對新西蘭、澳大利亞、波蘭3個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籤政策。埃弗裏特說,這極大方便和鼓勵了澳大利亞人到中國走走、看看。“非常期待澳大利亞能夠真誠地繼續和中國多接觸交流,友誼是相互和平等的。”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