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未來貨幣競爭開啓,美元並不“健康”

美國《紐約時報》7月11日文章,原題:美元陷入困境,但原因並非你所想的那樣 美國政府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已過了數月,加之美國總統近日在其創立的社交媒體平臺“真實社交”上發佈關稅信函,將對部分國家輸美商品徵收新關稅,一個問題一直縈繞在人們心頭:美元是否依然“健康”?答案是“不健康”,但背後原因幾乎與關稅無關。

美國曾是九成貨幣兌換的樞紐

我們有關美元的爭論忽略了一個事實:美元正在被削弱,而且這種狀況已經持續了近10年。我們不應該關注那些緩慢變化的、彰顯傳統美元強勢的宏觀經濟指標,例如其他國家央行持有多少美元以及美元在全球貿易中的使用頻率,而應該更加關注各國通過新型支付系統令美元運作方式發生迅速轉變這一事實。

支付系統是金融機構之間轉賬的技術後端流程。在這樣一個複雜的全球金融網絡系統中,美國是近90%貨幣兌換的樞紐。即使兩個國家之間不使用美元進行交易,該系統的構建方式也使得美元成爲必不可少的中間媒介。這一龐大的全球金融系統賦予了美國政策制定者巨大的權力,他們可以利用美元來實現外交政策目標,有時甚至可以將之武器化。限制某些國家使用美元,一直是美國安全戰略的核心戰術。

美元霸權體系正逐漸瓦解

但爲了確保美元霸權而創建的金融體系正在逐漸瓦解。一個典型案例就是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影響力下降,美國政策制定者越來越依賴該協會孤立包括所謂“恐怖分子”在內的某些國家或組織。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是一個信息傳遞系統,不同銀行之間可以先通信,然後再通過其他渠道匯款,這個過程好比某人在即時通信應用WhatsApp上給朋友發消息,然後通過移動支付服務商Venmo向對方轉賬,而不是直接通過前者打錢。

美聯儲的研究人員表示,約80%跨境銀行間的支付交易項目仍然依賴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接入全球金融體系。但美聯儲引用的數據來自2022年的報道。實際上,新舊交易體系的更迭正在順利進行中。一個多月前,阿聯酋央行加入新交易系統,並開發一項新的跨境支付計劃,爲中東和北非地區的銀行提供服務。2023年,孟加拉國政府決定使用非美元貨幣爲一家在孟加拉國建造核電站的俄羅斯公司結款。還有很多交易無法被美國官員追蹤,因爲它們發生在美國的視線之外。

爲何變化來得如此之快?關鍵在於,包括區塊鏈技術在內的金融創新科技,降低了構建新交易系統的成本,也使得這一過程更爲快捷。一些國家長期以來切斷與美元聯繫的願景,終於離實現更近了一步。

數字化是未來貨幣競爭的勝負關鍵

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跨境央行數字貨幣項目的數量翻了一番,爲不同國家的商業銀行提供了一種新穎的轉賬方式——資金可以在幾秒鐘內轉移到賬,無需經過美國的銀行。這就是美國只考慮宏觀經濟而不考慮國家安全的問題所在。美國經濟學家通常不認爲貨幣是美國外交政策的關鍵槓桿。他們認爲,一些小的變通方式對美元的整體健康沒什麼影響。然而,他們忽略了,一些國家可以削弱用於美國國家安全的美元。2200萬美元在國家央行賬目上只是九牛一毛。然而,當這筆錢流入新支付網絡,卻可以爲其他國家在戰場上提供數百架無人機。

美國需要迅速找到新的解決方法,它應該與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總部所在地的歐洲盟友一起投資、重塑該協會。如果支持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的國家攜手合作,利用自身的強大優勢,那麼其他國家或許無法迎頭趕上。 

然而,這絕非易事。截至2022年,一些國家央行已有300多人從事數字貨幣相關工作;而去年,整個美聯儲系統的這一數字僅有不足20人。這就是未來貨幣競爭勝負的關鍵。正如一個世紀前英國所認識到的那樣,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並非永遠不變。美國想要保持美元的霸主地位,不僅需要創新,還需要清醒認識到——美國的貨幣遠不如以前那麼“健康”。(作者喬什·利普斯基,王建國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