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美國“關稅耳光”,歐盟內部意見不一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陳子帥】與美國關稅爭端的再次升級是本週一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會議上的首要議題。德國《明鏡》週刊14日稱,歐盟成員國貿易部長正就如何應對特朗普擬對歐盟進口產品徵收30%關稅的舉措進行討論。各方關注,歐盟成員國是否會一致支持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此問題上的立場。

13日,布魯塞爾將原定於7月14日生效的對美國鋼鐵和鋁關稅反制措施暫緩。路透社認爲,歐盟仍希望有機會通過談判取得更好結果,避免貿易戰中的針鋒相對。

1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宣佈,將自8月1日起對歐盟、墨西哥輸美商品徵收30%的關稅。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當地時間13日表示,面對美國30%的關稅,歐盟將繼續保持雙軌策略:繼續談判,並準備報復措施。“我們一直非常明確,我們更傾向於通過談判解決問題。情況依然如此,我們將利用現有時間。”馮德萊恩補充說,歐盟將把對美國關稅的反制措施暫停期延長至8月初。

根據公開報道,歐盟4月通過對21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徵收25%的報復性關稅,但爲給貿易談判留出時間,將這一報復措施推遲至7月14日生效。而隨着14日期限到來,馮德萊恩再次宣佈將該措施再推遲至8月1日。

“再次退讓是正確的做法嗎?我對此表示懷疑。”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在社交平臺上發出質疑。14日接受德國柏林布蘭登堡廣播公司採訪時,貝恩德·朗格呼籲歐盟在與美國的關稅爭端中明確反對特朗普。他表示,這些關稅毫無道理,而且是武斷的。就在談判進行到一半時,特朗普突然發來關稅信函。“這簡直是一記耳光,”朗格認爲,強硬立場肯定有效:“我認爲我們必須向特朗普先生明確表明我們的經濟實力所在。這些關稅毫無道理。我們不會允許自己被勒索。”

路透社稱,如何回應特朗普政府的關稅言論和舉措,可能會考驗歐盟成員國的團結。上週六,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歐盟委員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彰顯歐盟堅決捍衛歐洲利益的決心”,應調動包括反脅迫機制在內的全部工具。

但德國政府和其他幾個國家在週末的討論中主張暫時擱置這一措施,以免與華盛頓的談判複雜化。德國電視一臺14日稱,德國總理默茨在接受採訪時警告,持續的歐盟與美國關稅爭端將損害德國經濟,將嚴重打擊德國出口業,他致力於尋找解決方案。     

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拉爾斯·克林貝爾上週日告訴《南德意志報》,“如果無法通過談判達成公平的解決方案,那麼我們必須採取果斷的反制措施,以保護歐洲的就業和企業。”他補充說,反制措施必須“持續準備”,但他並未要求立即實施:“我們的手仍然伸出,但我們不會事事配合。”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