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人》7月3日文章,原題:你願意花19美元買一顆草莓嗎? “水果奢侈品”在美國悄然流行。在新澤西,一盒六顆草莓被精緻包裝,宛如高檔巧克力禮盒。這種名爲“Omakase”的日本品種,由初創公司Oishii種植,果肉柔軟、香甜,價格也更貴——一盒約14美元,是沃爾瑪草莓售價的3倍。其實,水果作爲奢侈品並不新鮮。歷史上,菠蘿一度是英國貴族的身份象徵。如今,在日本等亞洲國家,精品水果仍是常見的高端禮品。2016年,日本一串“紅寶石羅曼”葡萄曾拍出1.1萬美元的高價,折算下來,一顆葡萄要價350美元。而現在,美國也開始追捧“高端水果”。社交媒體的助推和美食文化的流行,正在催生新的市場。去年,美國食品巨頭開始在本土售賣395美元的哥斯達黎加菠蘿。
不過,真正引爆美國市場的,還是來自日本的水果。洛杉磯高端連鎖超市因銷售單顆售價高達19美元、單獨包裝的日本草莓而走紅網絡。稀有的“皇冠蜜瓜”更是身價不菲,單個售價可達數百美元。面對需求暴漲,專業水果供應商紛紛湧現。一家總部位於東京的水果公司自2023年起出口各類高端水果,從128美元一盒的柿子,到高達780美元的草莓禮盒。不過,跨境運輸、關稅政策和日益不可控的氣候環境,正成爲他們面臨的難題。Oishii公司的草莓通過對生長環境的精準控制成功規避了天氣和運輸風險,加之網紅營銷,迅速在社交平臺爆紅。“奢侈品水果”正讓美國消費者重新審視餐桌上的水果,精緻、稀缺、科技造就了這股甜蜜而昂貴的新潮流。(蔣禮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