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美國、日本特約記者 蕭達 潘小多 環球時報記者 李迅典 韓雯】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政府7月4日起將向尚未與美方達成關稅協議的國家發出通知,告知這些國家將被徵收的新稅率。他稱,新稅率將介於10%至70%之間,從8月1日起實施。這一消息立即在全球市場引發警惕。彭博社稱,如果實施,這將比特朗普4月2日宣佈的所謂“對等關稅”稅率(最高爲50%)更高,增加美國經濟的通脹風險。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50%的關稅在4月曾導致美國股市陷入熊市區域,美國債券和美元被大幅拋售,70%的關稅將更超這一水平。美國股市和債券市場4日因獨立日休市。日本學者分析稱,70%的稅率將使對美出口變得幾乎不可能,並抹去日本對美國的所有貿易順差。7月9日是美國暫緩執行所謂“對等關稅”的最後期限。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3日表示,“日本有一句俗語,哭鬧的小孩誰也對付不了”,用邏輯或者經濟理論說服美國政府放棄關稅措施是徒勞的。他認爲,日本、澳大利亞、韓國和美國其他盟友將不得不接受美國政策不可逆轉的變化,並增強自身對美國的獨立性。
稅率介於10%至70%
據彭博社4日報道,截至目前,美國政府僅與英國和越南達成了關稅協議,並與中國“關稅休戰”。特朗普當天凌晨對媒體承認,與超過170個國家進行談判很複雜,“170多個國家那麼多,能完成多少談判?”他預計美國還會與“兩三個國家”達成協議,但他更傾向於跳過繁瑣的談判,直接通知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它們將面臨的具體關稅稅率。
特朗普稱,美國將在4日發出“大約10封至12封”關稅信函,更多信函“將在未來幾天發出”,“我相信到7月9日,全部(國家)都會收到信”。他稱,新的關稅稅率“可能介於10%至20%,也可能介於60%至70%”。他沒有說明哪些國家將被徵收多少關稅,僅說美國“將從8月1日開始收到稅金”。
“期限將至,但全球投資者對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一無所知。”彭博社稱,特朗普的最新威脅符合他發出最後通牒以打破僵局的模式,這與他早些時候的聲明一致,即一些國家在關稅問題上沒有發言權。據媒體報道,美國近日可能與歐盟、印度達成關於關稅問題的框架協議。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3日表示,在7月9日之前與美國達成詳細的貿易協議是“不可能的”,雙方的目標是在此之前達成“原則性協議”。
日本是最早與美方開展關稅談判的國家,但一直未能達成協議。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經濟再生擔當相赤澤亮正4日表示,“不太清楚”美方所稱的關稅通知,“(日本政府)沒有什麼特別的設想”。日本政府希望下週繼續與美方談判。
在日本雅虎新聞網的相關報道頁面下,網民展開熱烈討論。日本綜合研究所調查部部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石川智久寫道:目前尚不清楚哪些國家將適用哪些稅率,因此還無法全面分析其影響。但如果適用稅率達到70%,實際上將無法繼續對美國出口。倘若這一稅率適用於日本,日本對美貿易順差將被完全抹去。如果稅率比4月還要高,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將大幅上升。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不排除世界各國將努力建立一個沒有美國的經濟圈,全球經濟可能重返二戰前的“封閉經濟”狀態。
同志社大學大學院全球研究科教授三牧聖子認爲,對日本而言,與其被特朗普的一舉一動牽着走,不斷滿足其各種要求,不如將被徵收高關稅的可能性納入考量,轉而制定着眼於長遠的戰略規劃。
英國《衛報》4日報道稱,美國是日本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去年日本對美國的出口總額爲1482億美元。初夏的炎熱和潮溼正在籠罩日本,貿易爭端使日本首相石破茂和他的政府陷入了與天氣一樣棘手的困境。任何關於東京準備屈服於美方要求的跡象都不會得到選民的歡迎,而分析人士警告說,美方的更高關稅可能會將日本經濟推入衰退。政治風險諮詢公司 Teneo的副總裁詹姆斯·布雷迪說:“現實和選舉考量將阻止日本政府在汽車、大米和石油方面對美方作出重大讓步,談判代表將繼續他們緩慢而穩定的方式。在下週的關稅截止日期之前,(日本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可能性似乎越來越低。”
韓國“拉響警報”
韓國則寄希望於美方能延長豁免期。《韓國經濟》4日報道稱,對美談判啓動較晚的韓國拉響了警報。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當天宣佈,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將於4日晚啓程前往華盛頓,計劃5日至6日與美國貿易代表、商務部長等高層官員會面,圍繞韓美關稅談判交換意見。文章分析稱,如果韓國未能儘快和美國達成協議,或者未爭取到進一步的豁免期限,韓國所適用的關稅稅率可能會再提高15個百分點。韓聯社稱,這次會面距呂翰九上月訪問華盛頓僅相隔一週左右。有分析認爲,呂翰九可能以韓國前段時間面臨政權更替等國內問題,但依然本着“善意”認真參與協商爲由,向美方提出延期徵收“對等關稅”、繼續推進談判的建議。
韓聯社稱,韓國由於領導層真空造成的政治因素,對美談判進展明顯慢於日本等其他主要談判國。韓國政府內外都有聲音指出,考慮到韓美難以在暫緩期截止日前達成全面貿易協議,爭取進一步延長暫緩期,並在此基礎上繼續談判,是較爲現實的選項。不過文章指出,美政府目前表現出強硬立場,在與部分國家達成協議後,計劃對仍未談妥的國家全面執行既定關稅。文章提到,韓國此前已被預告將面臨25%的“對等關稅”。
《華爾街日報》4日引述荷蘭國際集團經濟學家費希納的觀點稱,特朗普“關稅將於8月生效”的說法表明,美國希望有更多時間繼續推動與歐盟、日本和韓國等主要貿易伙伴達成協議。“這是最有趣的收穫,因爲這基本上意味着他將爲談判留下更多空間,”費希納說,如果美國下週就開始實施更高關稅,主要貿易伙伴可能會進行報復。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3日報道,國際貿易政策律師查爾德里斯預計,隨着7月9日的臨近,被美國徵收高額關稅的國家將分爲三個類別:爲數不多的幾個國家將與美方達成貿易協議;許多其他國家可能會落入第二個類別,即繼續談判的同時被美方徵收10%的“基礎關稅”;第三組是未能與美方達成協議或者被美方視爲不合作的國家,可能被徵收更高關稅。報道稱,還有一些專家認爲,不管特朗普自己設定的截止日期如何,許多國家都不會屈服於美國的壓力,這些國家與美國的貿易額較大,具有較大影響力。
“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急於開發美國以外的市場”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日報道了鳩山由紀夫前一天在清華大學參加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時的發言。這位日本前首相表示,面對特朗普第二個總統任期內的美國,無條件追隨美國、規勸美國放棄損害他國利益或與美國“決裂”“脫鉤”都不可行,只有增強自身獨立性、在經濟領域減少對美依賴纔是正確選擇。他說,若美國的關稅措施全面落實,將對日本經濟造成嚴重打擊。當下與美國打交道可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希望現任首相石破茂“繼續堅定地推進(日美貿易)談判”。
鳩山表示,對日本而言,更具戰略性的應對措施是逐步減少對美國市場的出口依賴,“我將這種做法稱爲(對美)去風險,而非(與美)脫鉤”,因爲日本越是依賴對美出口,經濟就越容易受制於美國。他說,日本應增加對其他國家的出口,並強調日本並不是唯一這樣想的國家,“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急於開發美國以外的市場”。
4日,中美經貿方面傳出新消息。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政府3日向通用電氣航空航天公司表示,後者可以重啓向中國商飛公司供應噴氣發動機。報道稱,這是美中兩國貿易緊張局勢緩和的又一個跡象。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美倫敦經貿會談後,雙方近期確認了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和鞏固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的具體細節。目前,雙方團隊正加緊落實倫敦框架有關成果。中方正依法依規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許可申請。美方也採取相應行動,取消對華採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有關情況已向中方作了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