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價格急劇波動,拉高糧食生產成本,中東持續動盪或衝擊多國餐桌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汪品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以色列和伊朗同意停火已有一個星期左右,但連日來地區形勢依然緊張。儘管國際油價並未如此前擔心的那樣出現持續上漲,但過去兩週國際化肥價格“急劇波動”。英國《金融時報》28日援引全球最大化肥公司之一負責人的話警告稱,中東緊張局勢加劇可能擠壓全球化肥和能源供應鏈,從而引發新一輪食品價格衝擊。

化肥產能塌陷

全球化肥市場“在過去兩週裏極度動盪”。自今年6月13日凌晨以色列突然對伊朗核設施發動襲擊以來,中東地區尿素出口FOB期貨價格已從每噸不到400美元大幅上漲至6月27日的每噸435美元,接近約52周以來的高點。“這表明一切都是相互聯繫的”,《金融時報》稱,最近以色列天然氣田的關閉擾亂了埃及的化肥生產,地區緊張局勢正迅速波及供應鏈。

據《金融時報》報道,行業分析師警告稱,由於衝突和供應中斷,全球超過1/5的尿素產能已停產。市場情報和數據機構CZ洞見6月23日梳理的信息顯示,伊朗尿素和氨工廠自6月14日停產,而且出於安全原因,此前已生產的罐裝氨庫存均已被燒掉。儘管伊朗的尿素和氨工廠並未遭到以色列的直接打擊,但6月14日當天,伊朗兩家爲國內市場供氣的天然氣工廠被以色列襲擊,這直接影響到國內工廠的運轉。此外,受以色列進口天然氣中斷的影響,埃及所有氮生產廠均已停工,據稱要待以色列恢復供應天然氣纔會復產。

英國商品研究所(CRU)警告稱,以伊衝突已在事件發生後短短數日內“導致氮肥市場嚴重混亂”,並“對該地區的磷酸鹽、鉀肥和硫磺供應構成持續威脅”。

中東地區在全球尿素和氨、氮生產中佔據重要地位。CRU數據顯示,全球近1/3的尿素出口量、44%的硫磺出口量以及近1/5的氨出口量,均運經或產自霍爾木茲海峽西側國家。其產能關係到全球化肥生產,進而也關係到全球糧食生產安全。

威脅多國種植者

霍爾木茲海峽作爲全球供應鏈上的關鍵海運節點,不僅影響石油和能源,也關係到全球糧食生產和貿易。美國主要農業遊說團體“美國農場局聯合會”上週發佈簡報提醒說,雖然部分農產品會經過霍爾木茲海峽,但該海峽更廣泛的意義在於影響全球燃料和化肥價格,在生產成本和出口市場方面都會對農業造成影響。

2024年,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分列全球氮肥第三、第四和第五大出口國,合計約佔全球氮肥出口量的25%。如果算上埃及和巴林,這一區域供應了全球氮肥貿易總量的1/3以上。伊朗主要將化肥運往土耳其和巴西。如果化肥流通面臨風險,將有可能推高下游作物種植者的農業投入成本。

例如受全球化肥市場影響的美國,2024年,美國化肥消費量約25%來自進口,其中包括97%的鉀肥、18%的氮肥和13%的磷酸鹽。這些貿易關係加在一起,使美國農業面臨區域不穩定的風險,可能會直接影響農資的供應和成本。從目前看,以伊緊張局勢對化肥原料供應的影響尚未傳導至全球糧食市場。零售商正在推出夏季補貨計劃,而由於季節性需求減少,化肥價格通常會較低,但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可能會破壞這一機會窗口,並在生產商尋求鎖定成本的時候推高成本。

“燃料、化肥和運輸的全球價格槓桿”

標普全球上週警告,中東地區糧食高度依賴進口,霍爾木茲海峽任何潛在的運輸中斷,都可能會對地區糧食安全造成嚴重影響。

數據顯示,去年海灣地區的農產品進口約佔全球海運農產品總量的8%,是全球最大的小麥和稻米進口地區,也是全球第二大進口玉米區。受近期局勢緊張影響,海灣地區航運保險費用溢價嚴重,這已引發巴西玉米和大豆出口商以及印度稻米出口商的關切。

伊朗是巴西玉米的重要進口國,過去5年來巴西玉米出口總量約12%輸往伊朗。隨着出口季的臨近,巴西種植農非常擔心以伊衝突可能影響伊朗對巴西玉米的進口。上週初,印度全國稻米出口商協會披露,受海運和保費問題影響,近10萬噸從印度出口到伊朗的高級香米被困在港口無法運出。印度每年向伊朗出口的高級香米近100萬噸。

“美國農場局聯合會”在簡報裏指出,對種植者而言,霍爾木茲海峽與其說是一條實體連接,不如說是燃料、化肥和運輸的全球價格槓桿。雖然目前霍爾木茲海峽出現重大中斷的可能性不大,但農牧民們仍需應對持續的衝突帶來的次生影響:能源成本上升、化肥市場動盪以及運輸保險費上漲。“即使是遙遠的緊張局勢也可能波及農場門口的現實情況”。

雖然伊朗此前曾威脅要關閉霍爾木茲海峽,但迄今爲止從未發生過。市場人士表示,出於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考慮,伊朗封鎖該航線的可能性仍然很低。化肥公司挪威雅苒集團首席執行官霍爾塞瑟表示,化肥集團正在“密切關注”霍爾木茲海峽周圍的風險。全球40%的尿素和 20%的液化天然氣要經過該海峽,霍爾塞瑟警告稱,任何中斷都可能對全球糧食生產產生連鎖反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