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強硬態度似乎消散,明顯“雙標”有損信譽,歐盟因未暫停與以色列協議挨批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逸】當地時間26日,歐盟峯會公報呼籲立即實現加沙地帶停火,但未對以色列在“加沙侵犯人權”的行爲採取行動,只表示下月將繼續討論以色列違反人權條款問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26日認爲,歐盟在俄烏衝突和新一輪巴以衝突上奉行“雙重標準”。歐洲新聞臺27日稱,歐盟的溫和表態凸顯出,歐盟內部在應對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戰爭,及其造成的人道主義災難問題上存在深刻分歧。

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27日報道,歐盟成員國領導人26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峯會後發佈公報說:“歐洲理事會呼籲在加沙立即實現停火併無條件釋放所有人質,以促成永久停止敵對行動。”公報說,歐洲理事會注意到關於以色列違反了其在《歐盟-以色列聯繫國協議》第二條款下所承擔的人權義務的報告,今年7月將結合局勢發展繼續就後續措施展開討論。然而,歐盟並未就其評估採取任何行動,也未放棄這項已有25年曆史的協議。

2000年簽訂《歐盟-以色列聯繫國協議》,旨在爲歐盟與以色列之間的政治對話和經濟合作提供法律和體制框架。半島電視臺稱,在人權組織和聯合國專家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人指責以色列正在使加沙居民捱餓,歐盟於今年5月下令審查該協議。審查報告上週已經發送給歐盟成員國,但未公開。

歐洲新聞臺27日提到,歐盟領導人26日仔細審議了這份共8頁的審查報告。爲了不讓報告泄露,歐盟領導人在閱讀和討論報告的過程中嚴禁攜帶通信設備。不過,他們最終僅同意繼續“展開討論”。一些歐洲人認爲,歐盟26日溫和的公報再次表明,歐洲對持續不斷的中東危機應對遲緩。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26日表示:“以色列違反《歐盟-以色列聯繫國協議》第二條款的事實顯而易見。以色列違反協議人權條款的事實顯而易見。歐盟因雙重標準無力暫停歐以協議。”當天在峯會後的記者會上,桑切斯重申:“歐盟必須暫停與以色列之間的協議,因爲只有這樣做,才能匹配巴勒斯坦所遭受的人道主義災難。”

“希望破滅。”英國廣播公司(BBC)26日稱,作爲以色列最大貿易伙伴,歐盟面臨抗議者要求暫停協議的壓力。非政府組織批評歐盟錯失行動機會,回應軟弱。對於一些歐盟的批評者來說,這一事件是一個鮮明的例子,表明歐盟可以高談闊論自己是加沙最大的人道主義援助捐助者,但卻很難發出與之相匹配的連貫或有力的聲音。

BBC稱,愛爾蘭、西班牙、比利時、斯洛文尼亞和瑞典等國要求暫停歐盟與以色列的《歐盟-以色列聯繫國協議》。不過,德國、奧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捷克均表示反對。“德國之聲”26日稱,全面暫停需全體成員國一致同意,故未被認真考慮,部分原因是擔憂對歐盟和以色列之間的經濟往來造成重大沖擊。此外,雖然只需15個成員國同意,即可部分暫停該協議,但目前還沒有這麼多成員國同意這麼做。

半島電視臺稱,愛爾蘭和西班牙等批評以色列暴行的國家與支持以色列的德國和匈牙利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西班牙和愛爾蘭力主暫停《歐盟-以色列聯繫國協議》,但德國明確表示希望繼續向以色列提供政治和軍事援助。鑑於此,歐盟26日只能拿出淡化版的最終公報,對加沙“令人無法接受的平民傷亡人數和饑荒”表示譴責。此外,歐盟領導人呼籲以色列解除對加沙的封鎖,“以便人道主義援助能夠立即、不受阻礙地進入加沙並持續發放”。

“德國之聲”26日報道稱,歐盟本可以暫停《歐盟-以色列聯繫國協議》,但最終並未這麼做。歐盟對以色列的短暫強硬態度似乎已經消散。不過,也有歐洲外交官27日告訴歐洲新聞臺,歐盟的最新表態是一個“積極信號”,表明歐盟“對巴勒斯坦的困境有所回應”。同時,對以色列的溫和表態,將爲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提供機會,讓其能夠與以色列進行接觸,以便在當地局勢沒有改善的情況下探索更多的行動方案。 

另據俄新社26日報道,斯洛伐克總理菲佐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峯會上否決了針對俄羅斯的第18輪制裁方案,早些時候,匈牙利也對該制裁方案表示反對。有報道稱,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不能沒有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