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半導體豁免,美國放風取消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黎枳銀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立非】美媒日前放風稱,美國商務部官員已通知臺積電、韓國三星等全球主要半導體制造商,計劃撤銷能讓這些公司在中國大陸使用美國技術的豁免。雖然取消豁免並非板上釘釘,但這一消息引發島內和韓國方面的高度關注和擔憂。

臺灣《中國時報》22日稱,目前臺積電、韓國三星電子及SK海力士享有全面豁免,美國允許它們將美國芯片製造設備運往其在中國大陸的工廠,無需每次都單獨申請許可證。《華爾街日報》20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話稱,美國商務部負責領導工業和安全局的副部長凱斯勒通知這3家公司,想要撤銷豁免。他宣稱,這是美國政府打擊美國關鍵技術流向中國的舉措之一。白宮官員辯稱,此舉並非新的貿易爭端升級。美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針對芯片的新執法機制效仿適用於其他向中國出口的半導體公司的許可要求,並確保美國擁有平等和對等的程序。”

《華爾街日報》認爲,華盛頓一旦實施新舉措,會令全球芯片製造商在中國大陸的營運更加困難,中方也可能認爲美方是在違背倫敦磋商成果。新舉措還可能使美國與臺、韓關係緊張,因爲這兩地企業近幾年已承諾在美國推動多項鉅額投資。但知情人士透露,凱斯勒上述提議尚未獲得其他政府部門的支持,例如美國國防部。反對者認爲,撤銷上述豁免最終只會壯大中國企業,並讓中國控制這些芯片工廠。臺灣“中央社”援引未具名專家的話稱,美國這一做法是“敵我不分”,可能“弄巧成拙”。

韓國業界普遍擔憂此舉將對韓國半導體在華佈局構成實質性衝擊。三星電子目前在中國西安和蘇州設有存儲芯片工廠。據韓國《首爾經濟》報道,西安工廠承擔三星全球約40%的NAND閃存產能,是其唯一的海外存儲芯片生產基地。三星正推動該廠升級爲286層堆疊結構的先進製程,自上半年起引入相關設備,計劃年內建成新產線。SK海力士則在無錫、重慶和大連運營DRAM與NAND芯片生產基地,這些設施在全球供應鏈中具有重要地位。《朝鮮日報》援引美媒消息分析稱,儘管工廠不會立即停工,但長期運作將面臨難題。若美方進一步收緊管制,韓國企業或被迫評估採購日本、歐洲設備替代的可能性。

韓聯社稱,若美方正式推行此舉,將加大中美科技競爭壓力、波及盟國企業,韓國在中美之間的技術立場將更加艱難,呼籲政府積極參與協調,以最大程度減少國家戰略產業所受影響。據路透社22日報道,韓國貿易談判代表、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當天啓程赴美前表示,將在與美方展開磋商時就美方可能對芯片製造商施加的限制表示擔憂。

臺灣聯合新聞網稱,若美國商務部真這麼做,形同爲大陸半導體設備業者“送上大禮”。但臺灣輿論普遍認爲,相對於韓國企業,臺積電受的衝擊要小一些。臺灣《經濟日報》指出,美國的做法將迫使這些企業改爲採取逐案申請制度,可能嚴重影響全球芯片供應鏈。《中國時報》稱,取消豁免的消息更像是美國通過媒體放話,希望大陸儘快達成目前正在商談的協議,跟大陸稀土出口管制最有關係。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