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日本爲何考慮向外國遊客增稅?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潘小多 環球時報記者 李迅典 陳欣】編者的話:“日本正考慮增加外國遊客的稅費支出,如取消免稅購物和提高離境稅,議員們正在想方設法在不激怒選民的情況下擴充政府財源。”《日經亞洲評論》日前報道稱,提出相關政策的議員認爲這有助於緩解日本熱門城市的“過度旅遊”問題,並打擊利用免稅政策進行倒賣的不法行爲。不過也有人擔憂,這些政策如果真正實施,將對旅遊業和零售業造成打擊。日媒稱,在政府提出“2030年赴日遊客達6000萬人次”這一目標的背景下,如何構建合理的外國人稅收體系,成爲未來政策討論的關鍵議題之一。

取消免稅購物+提高離境稅?

日本財務省近日發佈消息稱,2024財年,針對出境人員徵收的“國際觀光旅客稅”(離境稅)創歷史新高,截至目前累計金額已達481億日元(100日元約合5元人民幣)。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訪日外國遊客人數的增加。日元持續走低以及國際航線增加等因素讓訪日遊客不斷增長。雖然外國遊客爲日本帶來不菲的收入,但日本國內擔心“過度旅遊”影響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近日,針對赴日外國人享受的免稅購物制度,自民黨部分議員組成的政策研究會已向政務調查會長小野寺五典和稅制調查會長宮澤洋一提交了一份建議書,包含“原則性廢除免稅制度”等內容。建議書提到,2024年訪日遊客達3687萬人次,創歷史新高。現行制度允許外國遊客在購物時直接免除消費稅,因此存在不法分子轉賣、惡意利用免稅政策牟取暴利的問題。政策研究會認爲,“對赴日外國人的免稅制度已完成其歷史使命,應予以廢除”。

其實,日本政府已發現上述問題,並決定於2026年11月起實施“退稅制度”,即旅客以含稅價格購買商品,在出境時再退還消費稅,防止轉賣。然而,建議書依然對此表示擔憂,認爲該方式存在系統改造成本高等問題。“要對數以萬計的出境旅客逐一開箱檢查,在操作上幾乎不可能,還可能導致更復雜的違規操作。”因此,建議書呼籲以廢除免稅制度爲前提,立即停止爲實施退稅所進行的準備工作。

與此同時,隨着夏季參議院選舉臨近,執政黨與在野黨紛紛提出發放補貼、下調消費稅等對策,引發外界對財源政策的關注。《日經亞洲評論》報道稱,在參議院選舉之前,執政黨和反對黨競相宣傳減輕家庭負擔的措施。“由於所有政黨都希望避免給選民帶來新的開支,對外國遊客增稅是一種不太可能引發選民強烈反對的選擇。”

在國會中最早提出廢除免稅制度的,是自民黨籍前財務副大臣中西健治。2024年中西健治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支持廢除免稅制度,收穫了大量支持評論。同年12月,他在衆議院財政金融委員會上就此提出質詢,隨後不僅在自民黨內獲得支持,連立憲民主黨、日本維新會等在野黨的議員也表示了支持。

根據統計,日本2024財年免稅銷售額約爲2.4萬億日元,相應的消費稅減免金額約爲2400億日元。中西認爲:“若取消免稅,且外國人仍維持同樣的消費水平,預計可帶來2400億日元的新增稅收。”

此外,自民黨還提出提高“國際觀光旅客稅”的方案。一名自民黨參議員表示:“如果將目前出境時徵收的國際觀光旅客稅從1000日元提高到5000日元,稅收將從490億日元增至約2500億日元。”

《日本時報》報道稱,在5月份的國會會議上,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支持提高離境稅。理由是許多國家的標準高於日本,如美國約爲3200日元,澳大利亞爲6500日元。

相關從業者擔心會勸退遊客

不過,中西的言論也引發不少質疑,一些日本民衆擔心相關政策“會導致觀光客減少”。對此,中西表示,“的確可能會有一定影響,但很多外國遊客表示免稅與否無關緊要,因此我認爲整體影響有限。”他還稱:“要求外國遊客對過度旅遊現象承擔費用,是合情合理的。”

2023年訪日外國人消費總額突破8萬億日元。在物價持續上漲、日本人消費日趨收緊的今天,外國遊客消費意願依然高漲。許多遊客表示,除日元貶值外,免稅制度也是吸引他們購物的原因之一。針對政府的相關動向,朝日電視臺對外國遊客進行了街頭採訪。幾名英國遊客表示,“與倫敦相比,日本食物便宜很多。而且部分商店還可以免稅,這對我們來說非常好。”當朝日電視臺記者提及有可能廢除免稅制度時,一名來自德國的遊客表示,“即使稅制有所變化,因爲還有許多想去的地方,我想這次旅行應該不會是最後一次。”對於提高離境稅,來自美國的遊客表示,“提高4000日元的話,那就太貴了”。一名鯛魚燒店主也表達了擔憂:“我認爲影響會相當大。我們這邊幾乎都是外國顧客,佔了七到八成。”執政黨內部也有擔憂的聲音,自民黨稅務委員會的一位資深成員對《日經亞洲評論》表示:“如果外國人不再來,人們可能會感到恐慌。”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綜合戰略研究室主任盧昊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本當前提出上述政策,既有經濟和社會層面的考量,也有政治層面的考量。目前日本國內一些輿論對外國遊客及移民享受的待遇並不滿意。他們認爲,日本國內基礎設施的建設資金源自國民稅收,現在外國遊客享受這些成果,卻無需支付相應費用是不合理的。而且外國遊客大量湧入也會帶來“過度旅遊”等問題。日本政府試圖通過相關舉措,回應國內民衆對外國遊客享受優惠待遇的批評,展示一種“重視國民權益、讓外國人承擔相應稅費成本”的姿態,爭取政治支持。日本政府也希望改變以往通過免稅等優惠吸引遊客的模式,讓外國遊客也承擔起相應的稅費義務,並進一步“規範”外國遊客在日活動。

盧昊進一步分析稱,取消免稅、增加離境稅等舉措,確實會影響外國遊客去日本旅遊和消費的積極性。對於外國遊客而言,免稅優惠是吸引他們購物消費的重要因素之一,政策改變可能導致部分遊客重新評估在日本的消費預算和行程安排。從短期看,離境稅等政策或許能爲日本政府帶來一定稅收收入,但從長期角度考量,若外國遊客數量因政策調整而減少,將對日本依賴外國遊客的旅遊業及相關產業產生一定影響。不過日本政府也表示,將審慎考慮稅率提高的額度,同時,徵收的稅費將用於旅遊產業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景區環境、振興地方經濟等。

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研究員孫佳山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本雖有相關提議,但現行免稅政策很難被推翻。近年來,日本入境遊客人數屢創新高,多數遊客消費更注重性價比與環境整潔等因素,而非單純追求奢侈消費。這部分消費者對退稅政策較爲敏感,取消免稅會對其消費行爲產生較大影響。”

英國的“前車之鑑”

日本並非沒有“前車之鑑”。2021年1月1日,在“脫歐”過渡期結束後,英國取消了對外國遊客的免稅政策,奢侈品商店和高端購物場所的銷售額直線下降。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此後,商界領袖一直呼籲恢復免稅購物。倫敦一家珠寶行的負責人索菲亞·赫什說,“遊客們感覺自己在英國完全不受歡迎,也不願意前來購物了。之前,一些客戶每年都會來購買商品,但現在他們卻前往巴黎和米蘭購物。這完全是因爲免稅政策被取消。”

英國服裝紡織協會網站稱,退稅政策直接影響遊客行爲。免稅政策取消嚴重削弱了英國作爲全球購物目的地的吸引力。博柏利、保羅·史密斯等英國品牌的業績都敲響了警鐘。哈羅德百貨和塞爾福裏奇百貨的高消費遊客數量急劇下降,愛丁堡、格拉斯哥、約克、巴斯等城市也感受到衝擊。最近的零售數據顯示,倫敦的國際遊客支出仍落後於新冠疫情前水平,而巴黎卻大幅增長。英國將數十億美元拱手讓給競爭對手。

不過,英國財政部表示,退稅會讓英國政府每年減少超20億英鎊的稅收收入,因此沒有推出免稅購物新政策的計劃。對此,英國分析人士稱,這種決策忽略了行爲經濟學的核心原則、國際競爭力和行業影響等關鍵要素,致使英國遭受損失、與競爭對手脫節,並且越來越不受高消費遊客青睞。

牛津經濟研究院等機構則強調免稅購物帶來的更廣泛的經濟刺激。前來購物的遊客也會在酒店、餐飲、娛樂和交通方面消費。這些附加效益對GDP和就業的拉動遠遠超出零售業的範疇。

與此同時,爲應對“過度旅遊”,一些其他目的地也開始向外國遊客徵收更高費用。據歐洲新聞臺報道,挪威成爲最新一個引入旅遊稅的歐洲目的地。挪威議會6月5日通過法案,允許“受旅遊業影響特別大的地區”的市政當局,對過夜住宿的遊客徵收3%的旅遊稅。     

雖然這些稅收旨在減輕當地資源的壓力,但也引發了人們對經濟影響的擔憂。美國“旅行與旅遊世界”網站稱,實施或提高旅遊稅的國家正面臨旅遊稅上漲與遊客數量減少的雙重挑戰,越來越多遊客開始尋找旅遊稅較低或沒有旅遊稅的目的地。這種行爲的轉變凸顯了經濟因素對旅遊選擇的影響日益重要。這一趨勢引發了關於旅遊稅政策的長期可持續性以及其對全球旅遊格局影響的討論。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