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當地時間6月16日中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阿斯塔納,應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託卡耶夫邀請,出席第二屆中國—中亞峯會。哈薩克斯坦以最高規格歡迎習近平的到來。習近平乘坐的專機進入哈薩克斯坦領空後,哈薩克斯坦空軍戰機升空護航。託卡耶夫總統率政府高官到機場迎接。當天下午,習近平同託卡耶夫舉行會談。習近平指出,中哈關係歷經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始終保持高水平運行,這得益於山水相連的地緣優勢和世代友好的歷史傳承,也是兩國共謀發展的必然選擇。17日,第二屆中國—中亞峯會將在阿斯塔納舉行。2023年5月,首屆中國—中亞峯會在西安成功舉行,開啓中國同中亞國家關係的新時代。兩年來,中國同中亞五國關係實現跨越式發展,各領域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第二屆中國—中亞峯會即將舉行,各國元首將共同擘畫未來合作新藍圖,開闢共建“一帶一路”更廣闊空間,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
中哈命運共同體成色更足
16日的阿斯塔納,陽光明媚。當天中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阿斯塔納納扎爾巴耶夫國際機場時,哈薩克斯坦總統託卡耶夫率總統辦公廳主任達傑拜、副總理兼外長努爾特列烏、總統外事顧問卡濟漢、阿斯塔納市長卡瑟姆別克等高級官員熱情迎接。身着盛裝的哈薩克斯坦女青年向習近平獻花。禮兵分列藍地毯兩側致敬。習近平在託卡耶夫陪同下觀看儀仗隊分列式,直升機懸掛中哈國旗從機場上空飛過。在機場貴賓樓內,兩國元首還共同欣賞了哈薩克斯坦少年兒童的文藝表演。
習近平乘車從機場赴下榻飯店途中,中資企業和留學生代表在道路兩旁,手持“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中哈友誼萬歲!”等紅色橫幅,熱烈歡迎習近平到訪。
哈薩克斯坦El.kz新聞網報道稱,阿斯塔納熱情迎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到來,並積極籌備即將舉行的中亞—中國峯會。報道稱,中國領導人的到來和峯會的舉行將加強哈中永久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促進哈中之間以及中亞各國之間貿易、交通、能源和數字經濟的發展,成爲地區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16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阿斯塔納總統府同託卡耶夫舉行會談。習近平指出,近年來,在我們共同擘畫下,中哈命運共同體成色更足、內涵更豐富,實打實、惠民生的成果持續湧現,有力提升了兩國人民的獲得感。中方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發展中哈關係,願同哈方一道,堅定不移鞏固中哈友好,以中哈關係的穩定性和正能量爲地區乃至世界和平和發展作出更多貢獻。習近平指出,中方高度評價哈薩克斯坦爲第二屆中國—中亞峯會所做大量籌備工作,相信這次會議將書寫中國同中亞合作新篇章。
託卡耶夫表示,中國是哈薩克斯坦的友好鄰邦、親密朋友和可信賴夥伴。哈中永久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正進入新的黃金時代,助力兩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造福雙方人民,堪稱國與國關係的典範。
會談後,兩國元首共同見證雙方交換十餘份雙邊合作文件,涵蓋貿易、投資、科技、海關、旅遊、媒體等領域。
“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
“信任與哈中永久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爲什麼習近平到來對哈薩克斯坦十分重要。”哈薩克斯坦ulysmedia新聞網以此爲題報道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抵達阿斯塔納出席中亞—中國峯會。他的到來被視爲哈薩克斯坦國際議程上具有戰略意義的事件。習近平主席曾多次訪問阿斯塔納,特別是在2022年9月,當時哈薩克斯坦是習近平主席在新冠疫情發生後出訪的首個國家。這被視爲一個政治信號:中國把哈薩克斯坦視爲本地區最主要夥伴之一。兩國關係達到了戰略信任的新水平,也提高了哈薩克斯坦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
“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哈中關係持續穩步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哈薩克斯坦文化與信息部副部長葉夫根尼·科切托夫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哈中多領域合作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兩國貿易額的增長,是雙方合作最直觀的成果之一。”科切托夫說。據統計,2024年中哈雙邊貨物進出口總額達438億美元,同比增長6.8%。
哈薩克斯坦穆薩魯克-卡澤納國家主權基金管委會主席扎庫波夫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爲共建“一帶一路”的積極參與者,哈薩克斯坦將擴大與中國的合作視爲戰略重點,尤其是在交通運輸和物流領域。迄今爲止,雙方共同建設的哈中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等都已投入運營。扎庫波夫表示,他期待哈中能夠就能源、鐵路、貿易等領域達成新的合作。
中哈人文交流同樣活躍。16日,哈薩克斯坦在阿斯塔納的國家博物館舉行“中國旅遊年”開幕式。2024年中國也曾舉辦“哈薩克斯坦旅遊年”。科切托夫說,2023年11月哈中互免簽證協定正式生效以來,雙方的人員往來愈發密切。他說:“免籤政策極大便利了人員往來和經貿活動,受到兩國民衆的廣泛歡迎……雙方在經濟、人文等領域合作潛力巨大,我們對兩國深化合作充滿期待。”
隨着中哈經濟和文化交流的密切,兩國民衆的感情也日益深厚。哈薩克斯坦小夥兒伊斯密爾·道羅夫(中文名馬文軒)曾在陝西中醫藥大學留學,如今在阿斯塔納“中哈傳統醫學中心”工作。疫情期間,在華留學的馬文軒主動請纓支援抗疫,他的一句“我是外國人,但不是外人”感動很多中國人。2022年1月在中國與中亞五國建交30週年視頻峯會上,習近平主席講述了馬文軒的故事。
“中國領導人在講話中提到我的故事,這讓我十分激動和榮幸。”馬文軒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我現在還時常想起在西安的日子。中國—中亞峯會從西安開到阿斯塔納,讓我感到中國與中亞的友誼越來越深厚。”
又一個“雄心勃勃的步驟”
“我認爲,第二屆中國—中亞峯會將成爲深化中國與該地區合作的又一個關鍵、重要且雄心勃勃的步驟。”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理朱馬爾特·奧托爾巴耶夫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中亞國家正處在人口迅速增長、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該地區人民渴望通過努力工作來改善生活,並期待更大的繁榮。奧托爾巴耶夫說,中亞有大量接受過良好教育、充滿雄心的年輕人,他們渴望與中國攜手,共贏未來。
中國海關總署15日發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與中亞五國貿易規模繼續擴大,前5個月,我國對中亞五國進出口2864.2億元,同比增長10.4%,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1881.8億元,同比增長5.6%;進口982.4億元,同比增長21%。
中國還積極挖掘與中亞各國的合作潛力,越來越多中亞綠色優質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據中國海關統計,今年前5個月,我國自中亞五國進口農產品43.6億元,同比增長26.9%。其中,自哈薩克斯坦進口亞麻籽同比增長202.1%,自烏茲別克斯坦進口葡萄乾同比增長153.7%,自吉爾吉斯斯坦進口蜂蜜同比增長10.9倍。
土庫曼斯坦《金色世紀》電子報社社長別克穆拉多夫日前表示,中國積極同中亞國家共享綠色發展經驗,雙方在水電、風電、光伏等項目建設上成果顯著,爲地區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
塔吉克斯坦交通部部長伊布羅希姆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說,交通領域合作是中亞和中國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效、安全的交通系統是推動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和深化睦鄰友好關係的基礎,我們應在發展可靠、高效、可持續的交通基礎設施方面加強協作。
烏茲別克斯坦“人民決定”網站16日稱,中國投資者在中亞國家參與的跨國項目無疑有助於提高中亞經濟互聯互通水平。今天,中亞各國正在進行大規模的經濟轉型,這爲與合作伙伴互利合作提供了新的機會。
【環球時報赴哈薩克斯坦特派記者 趙覺珵 胡雨薇 張雪 環球時報駐哈薩克斯坦特派記者 李強 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 柳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