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應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託卡耶夫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6月16日至18日赴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出席第二屆中國-中亞峯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3日表示,習近平主席將出席峯會並發表主旨講話,同與會中亞國家領導人圍繞中國-中亞機制發展成就、框架內互利合作以及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等交換意見,並共同出席相關活動。峯會期間,習近平主席還將分別同中亞國家領導人舉行會晤,對中國同中亞五國關係發展做出頂層設計。第二屆中國-中亞峯會的舉行受到各方的高度期待。《哈薩克斯坦實業報》網站13日說,這將“開啓區域合作的黃金時代”。哈通社13日引述一名烏茲別克斯坦學者的話稱,本屆峯會將爲地區外交注入新活力。塔吉克斯坦“霍瓦爾”國家通訊社12日稱,2024年,中國與中亞國家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948億美元,經貿合作空間廣闊。在當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下,第二屆中國-中亞峯會的召開將有助於拓展雙方合作前景,開啓睦鄰友好、互利合作的新篇章。
哈官員:中亞與中國的關係正提升至新的水平
林劍13日表示,成立中國-中亞機制是中國同中亞五國的一致決定,符合各方對維護地區穩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共同期待。2023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西安成功主持召開首屆中國-中亞峯會,中國同中亞國家關係邁入了新時代,雙方合作持續走深走實,爲地區發展源源不斷注入新動力,給各國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好處。
在兩年前的首屆中國-中亞峯會上,習近平主席全面闡述中國對中亞外交政策,同五國元首共同決定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正式建立中國-中亞元首會晤機制,設立中國-中亞機制祕書處。
曾在中國學習多年的阿斯塔納國際大學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研究院代理院長陽阿力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首屆中國-中亞峯會爲雙方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當時通過了《西安宣言》,來華訪問的中亞國家代表團也與中方簽署了一系列重要協議。這些協議都在切實地推進和實踐,例如中國與哈薩克斯坦自2023年11月開始互免簽證。得益於此,2024年中國赴哈薩克斯坦的遊客數量同比增長超70%。
此次,中國-中亞峯會將首次在中亞國家舉辦。林劍13日表示,“我們相信,通過本次峯會,中國同中亞五國將進一步夯實互信基礎,凝聚合作共識,深化戰略對接,推動各領域合作提質升級,爲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注入更多正能量。”
據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時報》報道,哈薩克斯坦國務顧問卡林6月初出席一場論壇時表示,中亞與中國的關係正提升至新的水平。哈薩克斯坦外交部副部長庫安特羅夫近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他高度期待即將舉行的第二屆中國-中亞峯會。峯會期間,哈薩克斯坦計劃與中國有關部門舉行相關經貿論壇,進一步探討加強投資合作的可行性。庫安特羅夫還提到,與中國保持穩定關係,對於哈薩克斯坦有效應對外部地緣政治風險和變化至關重要。
據哈通社13日報道,烏茲別克斯坦世界經濟與外交大學副教授巴哈迪羅夫接受採訪時說,中國與中亞之間的合作已步入系統化軌道。“該合作不侷限於貿易經濟,還擴展至數字轉型、物流、安全、生態和文化領域。”巴哈迪羅夫表示,中國與中亞的合作框架充分考慮各國利益,爲各國提供平等機會。在當前地緣政治形勢日益複雜的背景下,這種合作的意義尤爲重要。他說,即將舉行的峯會將進一步明確中國與中亞未來的合作方向。
哈薩克斯坦外交部對外政策研究所所長努爾加利耶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隨着中亞國家與中國的合作不斷擴大、深化,預計本屆峯會議程將涵蓋數字化、人工智能等更多領域,六國將齊心協力共同向前發展。“我們將評估時代的挑戰和風險,提出有效的合作解決方案。通過整合我們的優勢,藉助中國強大的發展動力和潛力,我們必將取得成功。”
《哈薩克斯坦實業報》網站13日說,本屆峯會將爲深化中國同中亞五國合作進一步規劃戰略路徑和方向。在單邊主義抬頭、多邊貿易體系面臨威脅等全球性挑戰突出的背景下,中國和中亞五國正堅定地打造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第二屆中國-中亞峯會的舉行也表明,中國和中亞五國正以更大的決心和雄心邁向未來。
阿斯塔納的中國元素越來越豐富
《環球時報》記者正在阿斯塔納采訪,近距離感受到中亞國家與中國之間不斷加深的聯繫。在哈薩克斯坦首都,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北京”——在市中心就有一座“北京大廈”。門前是湛藍色的牌樓,樓頂的旋轉餐廳設計成中式亭子的外觀。
當地市民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們在阿斯塔納能看到、感知到的中國元素越來越豐富、多元化。街上不少汽車是比亞迪、長安等中國品牌,半空中的中亞地區第一條城市輕軌線路正在由中國企業建設,孩子們準備上大學時,“家門口也有了來自中國的選擇”——北京語言大學哈薩克斯坦分校於去年正式開學。
如今,中國與中亞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和經貿往來越來越緊密,中歐(中亞)班列開行數量的增長就是例證之一。《環球時報》記者從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今年1月至5月,新疆鐵路阿拉山口、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通行中歐(中亞)班列7267列,其中中亞班列3389列。2024年,新疆鐵路雙口岸通行中歐(中亞)班列達1.64萬列、同比增長14%。
備受關注的中吉烏鐵路項目在前段時間也迎來重大進展。4月29日,中吉烏鐵路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段重點控制性工程費爾干納山、納倫1號、科什特伯3座隧道開工建設,標誌着中吉烏鐵路項目正線工程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
陽阿力表示,中國與中亞國家互聯互通水平的提升極大降低了貨物運輸的時間和成本。例如,相比於海運,途經哈薩克斯坦的中歐班列的運輸時效性提升了近3倍。這不僅提高了本地商品的競爭力,也增加了過境運輸的收入。陽阿力說,圍繞着交通幹線,各國都在湧現新的產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霍爾果斯-東門”經濟特區,它已從一個轉運站發展成能夠創造就業崗位並帶來附加值的成熟工業中心。
“在當前形勢下,發展中國與中亞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尤爲重要”
塔吉克斯坦“霍瓦爾”國家通訊社12日報道說,第二屆中國-中亞峯會將爲中國與中亞五國的深化務實合作提供新動能。近年來,得益於元首外交的戰略引領作用,中國和中亞五國關係實現高水平發展,實現了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全覆蓋,各領域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吉爾吉斯斯坦阿拉套國際大學教授庫塔阿巴爾季耶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此次峯會將爲中國與中亞互利合作穩步前行、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擘畫新的藍圖、帶來新的活力。
吉爾吉斯斯坦前駐華大使巴克特古洛娃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迄今爲止,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許多國家領導人指出,該倡議爲共建國家帶來了繁榮。
“在當前形勢下,發展中國與中亞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尤爲重要。”巴克特古洛娃說,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夥伴關係建立在相互尊重、經濟互補和地緣戰略利益的基礎上,這需要不斷加強互動機制。
哈薩克斯坦歐亞國際研究協會主席科日洛娃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與中亞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如今正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包括上海合作組織、雙邊協議等。中國提供的發展模式基於國家規劃和不干涉內政原則,對許多發展中國家具有吸引力。與此同時,中亞地區擁有豐富的能源資源,能爲中國提供陸路貨物運輸通道。對於本屆峯會,科日洛娃期待雙方能夠進一步加強對話、使得合作更加多元化,並加強各國民衆之間的聯繫,擴大教育項目、開展更多文化交流活動等。
【環球時報赴哈薩克斯坦特派記者 趙覺珵 胡雨薇 周茜雯 環球時報駐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特派記者 李強 肖新新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裴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