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5A模型將亮相巴黎航展,相關專家解讀“空海孿生、一機多型”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樊巍 劉煊尊】在2024年中國航展上首次亮相的我國第二型五代機——殲-35A一直是全球關注的焦點。據《環球時報》記者瞭解,在即將舉行的第55屆巴黎航展上,殲-35A將以模型形式亮相國際舞臺,有望再度掀起中國戰機的風潮。6月12日,多型飛機總設計師、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瀋陽所首席專家王永慶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採用“空海孿生、一機多型”思路研發的殲-35系列戰機未來的裝備數量可以有很多,並能在體系化作戰中充分發揮“組織後衛”的作用。

2024年11月5日,中國空軍正式宣佈中型隱身多用途戰鬥機殲-35A將亮相第十五屆中國航展,這也是殲-35A首度官宣。在那次航展上,殲-35A戰機驚豔亮相,在珠海上空加力時拉出的馬赫環成爲那屆航展最美的風景之一。

據瞭解,殲-35系列飛機按照“空海孿生、一機多型”的理念成體系設計,該系列戰機能夠很好地在戰場上開展協同、聯合作戰,並能實現快速研製、快速迭代,滿足作戰需求。

“殲-35系列空海孿生,一機多型,是我們根據國家的需要做的研發計劃,我們也正按照這個計劃在不斷地推進。”王永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2024年中國航展上殲-35A的首秀和殲-35模型的首展,就是“空海孿生”的成果。

王永慶進一步表示,“空海孿生、一機多型”理念最核心的優勢之一,就是可以實現資源高效利用。“我們的很多研究成果在不同的機型之間是可以複用的。比如傳感器、機載設備、機載系統等,這種研發模式大幅節省了戰機研製的成本和研製的時間。”王永慶還認爲,採用“一機多型”思路研發的殲-35系列戰機,將來的保有量或者說裝備的數量可以很多,“這樣也會相應降低未來裝備的保障成本,提高保障效率。”

在採訪中,王永慶還着重介紹了殲-35系列戰機的優勢所在。他認爲,殲-35系列戰機最大的優勢在於作戰能力更強。“在設計的環節,戰機的作戰能力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之一,從殲-35的特點來看,它具有更強的隱身能力。”王永慶將殲-35A戰機在體系化作戰中的作用比喻爲籃球場上的“組織後衛”。“殲-35A不僅自身‘得分能力’很強,而且還能調動戰場的其他裝備協同作戰。”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