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會談 美伊都說“有建設性”

新華社北京4月13日電 伊朗與美國12日結束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的第一輪會談,雙方均表示會談“有建設性”,並同意在下週進行下一輪會談。

這是一次“隔空”會談:雙方代表坐在不同房間,通過東道主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傳達伊美各自的觀點和立場。

“有建設性和有希望的”

伊朗外交部12日發表聲明說,在阿曼調解下,雙方在“相互尊重、建設性”氣氛中就伊朗和平核計劃及解除對伊朗非法制裁等問題交換各自政府的立場。雙方同意在下週進行下一輪會談。聲明還特別提及,在約兩個半小時的間接談判結束後,雙方代表離開前在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面前進行了數分鐘交談。

會談結束後,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在社交平臺發文說,與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進行了“有建設性和有希望的”間接會談,並對巴德爾的工作表示感謝。

美國白宮12日也發表聲明說,會談“非常積極和有建設性”,並對阿曼表示感謝。威特科夫在會談中說,美國總統特朗普已指示他,儘可能通過對話和外交解決兩國之間的分歧。聲明還說,美伊之間的問題“非常複雜”,威特科夫的“直接溝通是朝着實現互利結果邁出的一步”。雙方同意19日再次會晤。

另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12日報道,阿拉格齊在會談後接受電視採訪時說,雙方在“平靜和尊重的環境中進行了大約兩個半小時的間接會談,沒有使用任何不恰當的語言”。阿拉格齊證實,下週將與美方進行第二輪間接會談,“討論協議框架”。下輪會談可能不會在馬斯喀特舉行,但阿曼仍將是調解人。他強調,伊朗無意浪費時間,但“談判不會容易,需要決心”。

伊朗:最重要的是通過對話解除制裁

據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12日報道,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加埃在間接會談間隙就本輪會談表示,伊朗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確保國家利益。

他說,過去幾十年來,伊朗已在實踐中證明了其對外交的承諾。過去20年來,伊朗在覈問題上的實踐也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關於此次談判目標,他表示,對伊朗來說最重要的是通過對話解除制裁。

巴加埃認爲,這次談判是一個開端,在此階段,雙方會通過阿曼向對方表明自己的基本立場。因此,我們預計這一輪談判不會太長。

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報道,伊朗外交部負責政治事務的副部長塔赫特-拉萬希11日表示,如果美國停止提出過分要求和發出威脅,那麼達成協議“機會很大”。他說,伊朗相信基於相互尊重的對話和互動,反對任何形式的欺凌和脅迫。

伊朗總統馬蘇德·佩澤希齊揚9日出席國家核技術日活動時表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指示,伊朗願與美國談判,但須以間接、有尊嚴且提供必要保證的形式進行,因爲伊方不信任美方。佩澤希齊揚再次強調“我們不尋求核武器”,同時重申伊朗需要核科學與核能技術,這方面的需求長久存在。伊朗不尋求戰爭,但面對任何侵略,伊朗將堅決回擊。

美國:主要目的是“建立互信”

美國《華爾街日報》11日刊登一篇對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的採訪,披露美國準備向伊朗作讓步,以達成新的伊核協議。威特科夫在採訪中說,這並不意味着美國願意放棄“紅線”,允許伊朗研製核武器。

威特科夫說,12日首次會談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互信”。如果伊朗拒絕廢除核計劃,他將向特朗普彙報,由白宮決定美國對伊朗核活動的容忍度。

特朗普今年1月就職後,重啓他在首個總統任期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政策,同時表明希望與伊朗“達成交易”。3月初,特朗普致信伊朗最高領袖大阿亞圖拉阿里·哈梅內伊,呼籲伊朗就核計劃談判,否則美方可能採取軍事行動。伊朗多次表示不會在脅迫下與美方直接談判,但可以接受間接談判。特朗普3月底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說,伊朗如果不同意就限制核計劃達成協議,將遭到轟炸。

據路透社11日報道,白宮新聞祕書卡羅琳·萊維特當天告訴媒體記者,特朗普的最終目標是“確保伊朗永遠無法擁有核武器”,並強調特朗普相信外交手段,但如果外交努力失敗,“所有選項都在考慮範圍內”。

萊維特還說:“總統已向伊朗明確表態,他的國家安全團隊也將傳達同樣信息,即所有選項都在考慮範圍內。伊朗面臨抉擇,要麼接受特朗普總統的要求,要麼付出沉重代價。這是總統的態度,他對此態度非常堅決。”

2018年5月,特朗普第一個任期時,美國宣佈單方面退出2015年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德國與伊朗簽訂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恢復並加碼對伊制裁。根據這份協議,伊朗承諾限制核計劃,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制裁。(記者:陳霄、汪強、王宏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