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上半年“狂飆”:有個股刷新20次新高,轉債退出加速引關注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A股上半年收官,銀行板塊從“最抗跌”成“最能漲”,即便上週五大跌3%,年初至今漲幅仍超13%,整體漲幅居行業前列。

中證銀行指數繼2007年後重上8000點,A股銀行板塊總市值首破10萬億元,多隻個股股價十餘次甚至二十餘次創新高。截至7月1日上午收盤,中證銀行指數漲1.76%。

個股方面,近30只漲幅超10%,10只超20%,浦發、青島銀行漲幅超30%,僅鄭州銀行微跌近2%。市值上,截至6月30日,上市銀行總市值超14.5萬億元,A股達10.97萬億元,較年初增1.54萬億元。

正股股價攀升引發銀行轉債“強贖潮”,6月23日齊魯銀行提示將觸發“齊魯轉債”贖回,此前蘇行轉債等已觸發強贖,中信轉債到期摘牌,年內銀行可轉債退出加速。

港股內銀股上半年表現也不錯,A/H股溢價率收窄。截至6月27日,銀行A/H溢價率降至25%,較年初降35個百分點,A股不同類型銀行股息率趨同。

銀行股上半年走勢受多因素影響。2025年一季度財報不佳、美國關稅政策曾致板塊回調,但外部不確定性增加時,又成避險資金首選。

高股息是重要支撐。存款利率下調後,“存銀行不如買銀行股”討論增多,截至6月30日,A股銀行股股息率中位數超4%,僅2家低於2%,且今年銀行分紅提前。

買方資金助力上漲。截至6月20日,7家保險公司舉牌19次,9次涉及銀行股。證監會推動公募基金改革,未來偏股型基金或更青睞權重股,主動型公募對銀行板塊定價權或增強。此外,財政部發特別國債爲四家國有大行注資5200億元,緩解資本壓力。

上週五銀行板塊大跌,18只個股跌幅超3%,6月30日續跌。市場認爲調整或與大型保險機構投資策略調整傳聞有關,同時半年末止盈資金出清、科技板塊活躍致行業“蹺蹺板”效應顯現。

多數銀行股雖破淨,但估值處高位,市場分歧加劇。華夏基金認爲,銀行股短期波動但長期配置價值仍在,低利率下基本面穩健,高股息、低估值特徵明顯,海外不確定性或促資金流入,險資和公募有望持續加倉。

中信證券稱,公募新規與險資需求或使機構增配。但多位受訪者提醒,投資要回歸基本面,警惕非理性炒作。當前,淨息差收窄、資產擴張減速、零售不良抬頭等是銀行業風險點,分析師建議從負債能力等角度選股,關注盈利能力與穩定性。(陳十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