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爲、量力而行,深入羣衆、深入基層,採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着力解決好人民羣衆急難愁盼問題。近期,隨着氣溫下降,有關地方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保障人民羣衆溫暖過冬作爲重點,千方百計保供暖保民生。本報記者近日採訪發現,黑、吉、遼等地有關部門在供熱期來臨前就提前謀劃,及時維修管網,做好應急預案,開栓供熱以來,投訴變少了,羣衆的獲得感增強了。

黑龍江省:多儲燃煤做好保障

本報記者 蘇大鵬

今冬供暖期,黑龍江省各地認真做好供熱管理工作,確保人民羣衆溫暖過冬。

11月3日,地處我國最北端的漠河市寒潮襲來,降溫幅度達15攝氏度,當地最低氣溫驟降至零下26.6攝氏度。在漠河市4區居民宋美玉家,室內溫度達到24攝氏度。“屋外雖冷,但屋裏很暖和。”宋美玉說。

爲應對此次降溫,漠河市及時加大供暖力度。當天,漠河市華鵬供熱有限公司增加燃煤量,將鍋爐供水、回水溫度提升了5攝氏度左右。“我們同時加大了外網的巡檢力度,專業搶修隊伍24小時待命,緊盯氣溫的變化,隨時調整供熱參數,確保居民家中溫暖。”該供熱公司車間主任忻海麒說。

寒潮帶來大幅降溫,提前開栓供熱、加大提溫保障力度是黑龍江供暖的常態化工作。9月18日,漠河市最低氣溫已經降至零攝氏度以下,當地在此之前一週就已經對居民樓開栓供熱。10月3日,針對氣溫下降,雞西市提前兩天啓動供熱。黑龍江省也在9月份部署全省各地供熱系統上水、試壓、設備調試等供熱開栓前期工作,隨時做好氣溫驟降提前供熱準備。

“供熱燃煤供應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雞西市住建局三級調研員石金夫說。據介紹,雞西市充分考慮大風、暴雪、道路結冰等極端天氣影響,幫助供熱企業及時解決煤源、資金、運力等問題,拓寬燃煤採購渠道。雞西市壓實政府和供熱企業主體責任,全力以赴增加煤炭儲量,切實做到“手中有煤,心中不慌”。

據瞭解,今冬供暖季黑龍江全省集中供熱企業計劃用煤1350.8萬噸。爲做好燃煤儲備,黑龍江省圍繞協調煤源、資金保障、運輸儲備等環節幫助供熱企業解決供暖用煤。該省專門建立政府燃煤應急儲備體系,明確在供熱期前,主力電廠儲煤20天以上、中小熱電廠儲煤70天以上、集中供熱企業儲煤90天以上。

老舊小區供熱管網陳舊直接影響着供熱效率。爲解決這一問題,黑龍江省自2020年起,在我國北方採暖省份中率先啓動全省城鎮供熱老舊管網改造三年行動,省級安排地方政府一般債券用於供熱老舊管網改造。今年,該省各市縣年度供熱老舊管網改造任務全面完成,三年來累計改造供熱老舊管網6000公里以上。像在今年夏季休供期,雞西市結合去年供熱期存在的問題,加快組織集中供熱企業對鍋爐、管網等設施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全面排查,通過整治各項供熱隱患,未雨綢繆做好供熱保障。

供熱保障連着民心,目前黑龍江各地均公佈供熱服務電話。綏化市所轄區市縣專門公佈城鎮供熱企業投訴電話,哈爾濱市公開24小時供熱服務電話,及時處理居民報修或投訴問題。哈爾濱市要求,全面推行供熱服務公示制、承諾制,在居民區顯著位置公示供熱單位名稱、供熱時間、服務標準、服務電話等內容。

吉林省:立足“三早”及時供熱

本報記者 李己平 馬洪超

從10月20日零時起,吉林省長春市供熱企業正式向用戶供暖。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富民街道保利中央公園社區居民趙利斌家的地暖漸漸熱了起來。“11月初這幾天氣溫下降明顯,但市裏供暖及時,現在家裏有25攝氏度,很舒適。”趙利斌對及時供熱讚不絕口。

爲確保羣衆溫暖過冬,吉林省有關部門和地方精心組織,早安排、早行動、早落實,紮實推進供熱採暖各項工作,多措並舉加大供熱保障力度。

吉林省住建廳廳長徐亮近期專門就城市供熱工作展開調研,明確省內各地要加強熱煤儲備,做好燃煤鍋爐的運行維護,加強鍋爐、換熱站、管網等設施的巡查巡檢,全面掌握供熱企業生產經營和設施狀況,確保按時達標供熱;開通供熱服務熱線,主動接受羣衆監督,及時處理、妥善解決羣衆反映的突出問題,確保城市供熱安全穩定運行。

爲提高供熱保障能力,吉林省建立完善熱煤、運行日調度制度,確保採暖期內燃料充足。相關部門及時掌握全省熱煤存儲情況和運行情況,對進展緩慢的市縣提示預警、現場督辦;落實“賽馬”機制,定期通報進展情況,督促各市縣加大熱煤儲備;省住建廳分管副廳長等負責人結合“大調研、大走訪”活動,對20多個市縣進行專題調研,瞭解各地實際情況。

吉林省各地供熱主管部門實現供熱企業走訪“全覆蓋”,督促有關企業全面開展鍋爐、管網等設施設備檢修養護工作。吉林省供熱中心主任李瑞千說,吉林省新建熱源已完成1318兆瓦,完成新建管網206公里,結合1142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成供熱老舊管網改造1014公里,採暖期開栓前全面完成年度工作目標。

供熱公司是冬季供暖實施主體,須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大唐長春熱力有限責任公司主要爲長春市二道區、經開區、高新區、汽開區、南關區5個城區17萬戶居民提供熱力服務。供熱期到來前,該公司組織檢修人員有序調試設備設施,對設備安全狀況進行周密檢查;供熱開栓後,客服人員24小時在線,及時解答和處理相關問題。

白城市主城區有中興熱力等5家供熱企業,他們針對上一個採暖期暴露出的問題,及時制訂檢修計劃,從今年5月份開始開展供熱“冬病夏治”工作,不定期排查檢修並開通維修熱線,提升了供熱設施穩定性,保障了供暖質量。

松原熱力有限責任公司爲做好煤炭保供工作,多次召開專項研討會,統籌調度多方資源,聚焦“源、運、儲、補、調、責”6個關鍵環節,積極籌措資金採購熱煤。

近年來,吉林省大力實施清潔能源採暖工作。在圖們市,一些小區去年完成了新型空氣能熱泵替代燃煤供熱改造,通過壓縮空氣吸收空氣中的熱量來制熱。圖們市供電公司副經理劉興寶表示,這種供熱方式具有綠色環保、安全高效、經久耐用、供暖穩定等特點。與傳統燃煤鍋爐、燃油鍋爐相比,空氣能熱泵熱效率高,節能效果好。“此舉還可對不同取暖用戶採取差異化管理。如對事業單位、學校的供暖設備主要在白天運行,對居民用戶的供暖設備主要在夜間運行,可有效降低運行成本。”劉興寶說。

遼寧省:確保溫度達標舒適

本報記者 孫潛彤

經過一週左右的熱態試運行,遼寧各地熱源提前達到正式供熱標準,今年10月底依次點火啓爐,並在11月1日零時實現全面開栓供暖。

“暖氣片暖暖的,心裏也暖暖的。”10月31日,遼寧盤錦市興隆臺區三建小區的低保戶寧娟說,政府補助她家75平方米的採暖費,每年合計2100元,雖然丈夫患病6年,基本喪失勞動能力,但家裏從沒因爲交採暖費而犯愁過。“黨的政策好啊,不讓一個困難戶受凍,能幫扶的、該照顧的地方都到位了。”寧娟感慨。

提前一週開栓供熱,延後一週停供,盤錦市連續6年“拉長”供暖期。10月25日零時,盤錦各家熱源廠開栓率達100%,確保居民供熱室溫達20攝氏度以上。

遼陽市設立了城市供熱專項資金,保障困難羣體冬季供熱。近年來,每年投入資金2000餘萬元,爲130餘戶破產企業、困難企業和6000餘戶低保戶、低收入家庭發放供暖補貼。盤錦市從今年起擴大取暖救助政策覆蓋面,明確將單人低保家庭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家庭納入取暖救助範圍,並提高了低保邊緣家庭集中供暖的救助標準。

11月1日,瀋陽市正式供熱的第一天。在瀋陽渾南熱力客服中心的繳費大廳,幾位低保戶帶着房產證、身份證、民政部門及社區蓋章的認定卡辦理了免費供熱登記。按照每個低保戶免費供熱60平方米計,每戶獲得政府供暖補貼1560元。“在政府補貼還未到賬時,我們供熱企業就已經給困難戶開栓供暖了。”客服中心經理康磊說。

記者在瀋陽渾南熱力公司看到,車間內多臺巨大的燃煤熱水鍋爐已全面點火運行。在中央控制室內,值班工人在監控屏幕前對供暖服務區內11箇中心換熱站的進水和回水溫度實時觀察調度。記者注意到,屏幕上顯示的熱源總出水溫度爲57.1攝氏度,熱源總回水溫度爲35.6攝氏度。“這意味着在當前氣溫下,居家室溫在20.0攝氏度以上。”渾南熱力公司總經理助理趙維佳說,對那些保溫效果較差的老舊小區,熱源出水溫度就會調高一些,遇到極寒天氣也會及時調整供暖參數,確保用戶家裏溫度達標且舒適。

“供熱事關千家萬戶,作爲保障一方的能源央企,必須把保障人民羣衆溫暖過冬的使命系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國家電投東北公司董事長邵連友介紹,作爲遼寧省第一大供熱商,公司供熱總面積達1.6億平方米,擁有一級供熱管網近千公里,覆蓋7座城市。今年該公司統籌部署、及早入手“保供熱保民生”,全面抓好供熱生產準備,大力推進清潔智慧供熱和老舊小區供暖改造等重點工程。國家電投東北公司撫順撫電能源分公司對困難戶靠前服務,向供熱轄區內烈士家屬、困難戶等用戶發放VIP服務卡,無償爲其解決跑冒滴漏維修、室內外設施維護換新等問題。

“保民生保供暖,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增進民生福祉,讓百姓身暖心更暖。”遼寧省主要領導表示。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