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
日前,甘肅玉門“光熱儲能+光伏+風電”示範項目首臺機組順利完成吊裝,項目建成後,年發電量可達17.5億千瓦時;7月19日,隨着三支長達123米的葉片緩緩轉動,我國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成功併網發電……
2023年以來,一大批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重大工程有力推進,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上半年,全國風電光伏新增裝機在1億千瓦以上,累計裝機約8.6億千瓦,風電光伏發電量達7300億千瓦時。
裝機規模和發電量居世界首位
在新疆哈密,一臺臺風電機組迎風旋轉,場面蔚爲壯觀,風景如詩如畫。昔日的茫茫戈壁,今已“搖身一變”成爲風電基地,源源不斷地向外輸送“綠電”。
目前,新疆已建成哈密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並在哈密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烏魯木齊市、吐魯番市、阿勒泰地區、塔城地區等地建成百萬千瓦級新能源集聚區。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新疆電網風電發電量126.7萬千瓦時,同比增加9%;風電利用率98.8%,同比增加4個百分點。
“追風逐日”,風光無限。
夏日,在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的國家風光儲輸示範工程,遠處的大型風機緩緩轉動,陽光下的光伏板熠熠生輝。該示範工程集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儲能系統、智能輸電於一體,依託30餘項新技術和119臺(套)高新設備,破解了大規模新能源集中併網、集成應用的世界性難題。
當前,我國正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爲重點,加快建設黃河上游、河西走廊、黃河“幾字彎”、冀北、新疆等七大陸上新能源基地;統籌推進川滇黔桂、藏東南二大水風光綜合基地開發建設;優化近海海上風電佈局,開展深遠海海上風電規劃,推動近海規模化開發和深遠海示範化開發。
“2023年以來,我們充分利用新能源建設週期短、見效快的優勢,加大了新能源建設力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負責人關鵬說,上半年,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6%和7.4%,形成了重要的發電能力補充。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負責人劉明陽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能源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裝機規模和發電量都穩居世界首位。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爲我國新增電源裝機和新增發電量的雙重主體。據統計,2023年1至6月,風電光伏新增裝機佔全國新增裝機的比重達71%,新增發電量佔全國新增發電量54%以上,有力滿足了全國新增電量需求。
與此同時,我國新能源技術創新攻關力度不斷加大,國際競爭優勢凸顯,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開發建設成本持續下降,有力支撐我國新能源基本進入平價無補貼發展新階段。當前,我國生產的光伏組件、風力發電機、齒輪箱等關鍵零部件佔全球市場份額達70%。
新模式新業態競相湧現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荒漠草原上,一排排深藍色的光伏板下,羊羣正在“愜意地”喫着青草。據瞭解,這處光伏電站總裝機20萬千瓦,配套85兆瓦時儲能系統,於2022年12月併網發電。
“光伏板架在空中,板下的草場還有很大的利用空間。我們把光伏支架最低點與地面的距離設定爲1.5米,高於普通光伏支架,給羊羣留出足夠的活動空間,實現了板上發電、板下放羊。”該光伏電站站長關超說。
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綠色電站示範項目,光伏板下則種植了羊草等一些耐寒耐旱植物,“板上發電、板下種植”的綠色發展模式正在形成。據介紹,光伏板可減少地表水分蒸發,提高植被生長率。
當前,內蒙古正持續加大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開發力度,“光伏+”綜合利用項目實現快速發展。此外,山西、青海、湖北、浙江等地也在積極開發“光伏+”項目,推動光伏電站的立體空間增值利用。
放眼全國,“光伏+農業”“光伏+交通”“光伏+建築”“光伏+生態治理”“水風光一體化”等新模式新業態競相湧現,應用場景持續創新,多能互補、因地制宜、多元融合發展新局面正加快形成。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大力推動光伏發電多場景融合開發。積極推進“光伏+”綜合利用行動,鼓勵農(牧)光互補、漁光互補等複合開發模式。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碳達峯、碳中和背景下,大力發展風電光伏勢在必行。我國沙漠、戈壁、荒漠面積廣闊,風光資源豐富,通過“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治沙改土、水資源綜合利用”等多位一體循環發展模式,開展風電光伏治沙、防風、固草,有助於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實現新能源與生態融合發展、友好發展。
高質量發展前景廣闊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覈准批覆了哈密至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該工程是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確定的102項重大工程之一,也是“疆電外送”第三條直流通道。據瞭解,該工程建成後每年可向重慶市輸送電量400億千瓦時以上,其中新能源電量佔比50%以上。
“在輸電通道規劃建設方面,2023年以來,白鶴灘—浙江直流工程、陝北—湖北直流配套電源等工程陸續投產。”劉明陽說,截至6月底,我國“西電東送”輸電能力已超過3億千瓦,其中跨省跨區直流通道度夏期間最大輸電能力可達1.8億千瓦,較2022年同期提升約1750萬千瓦。
此外,劉明陽介紹,近年來,受風電光伏發電大規模開發消納需求驅動,並在相關產業政策支持下,我國新型儲能快速發展,裝機規模快速增長。截至2023年5月底,全國已投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超過1200萬千瓦。目前,超過10個省份正在開展新型儲能試點示範,帶動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儲能等多種技術路線快速發展,相關產業鏈體系也不斷健全完善。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國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攻堅期。
我國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峯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明確2030年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12億千瓦以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新能源發展面臨着新形勢新任務。
專家認爲,當前,新能源肩負着重大的時代責任與光榮的歷史使命,前景廣闊。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新能源高質量發展也面臨着新挑戰。我國實現碳達峯碳中和時間緊、任務重,是一項長期複雜艱鉅的系統性工程,涉及面廣、影響範圍大、考慮因素多。新能源發展必須統籌兼顧多種約束、多重目標。同時,新能源大規模發展仍面臨不少堵點難點痛點,如用地制約愈發凸顯、傳統電力系統對新能源接網消納適應性不足、“放管服”改革有待深化等。
對此,專家建議,發展新能源必須最大限度地挖掘各類可利用空間的潛力。儘可能在不與其他生產活動爭地的基礎上利用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礫地等未利用地,尤其要加快規劃建設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爲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同時,堅持陸海並舉,既要在陸地尋找空間,也要向海上拓展空間,支持發展海上風電,鼓勵開展海上光伏,打造“風光漁”一體化發展新模式。
此外,面向新能源的迫切需要和長遠需求,聚焦關鍵性、前瞻性、顛覆性技術,加大人財物投入,集中攻關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做好一批基礎性前沿技術的儲備,力爭實現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產業支撐。
(本報記者 劉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