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大模型“國產之光”DeepSeek“一路生花”,各行各業紛紛宣佈接入DeepSeek。在汽車業,據不完全統計,已有十餘家車企宣佈DeepSeek“上車”,包括吉利、嵐圖、智己、長城、廣汽、奇瑞等。更有甚者,藉着DeepSeek掀起的全民AI熱潮,汽車智能化“進度條”被陡然開啓...
2025年開局首月,北汽集團以12萬輛整車銷量實現3.5%的同比增長。其中,自主乘用車板塊表現尤爲亮眼,1月銷量同比勁增122%;海外出口銷量超1.8萬輛,同比增長超20%,全球化步伐穩健加速。在汽車市場面臨諸多挑戰的情況下,這一成績的取得尤爲難得。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北汽集團的增速成功跑贏...
近日,多家車企公佈了2025年首月汽車銷量成績。有車企銷量實現開門紅,同比取得大幅增長;但也有多家車企環比數據出現下滑。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聯分會預測,1月份狹義乘用車零售總市場規模約爲175萬輛,同比下降14.6%,環比下降33.6%;新能源零售預計可達72萬輛,滲透率約41.1%。中歐協會智...
2025年1月汽車召回月度彙總
日前,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自2025年2月14日起,召回生產日期在2024年10月23日至2024年11月22日期間的部分國產E級汽車,共計10795輛。本次召回範圍內部分車...
日前,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和《機動車排放召回管理規定》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召回以下車輛。一、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自即日起,召回生產日...
2025歌華國際車用空調展(廣州站)將於2月20-22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展覽館4館盛大啓幕。本屆展會吸引行業超200家展商匯聚一堂,總體面積近10,000平方米。展會以“智慧演繹,共享未來”爲主題,深耕於移動製冷行業領域,爲全球車用空調、移動製冷企業創造了高效、便捷的B2B專業貿易平臺。與會人士將...
1月24日,據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公告,晶科能源(股票代碼:688223.SH)的控股子公司上饒新源越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源越動”)正式向日本東京地方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指控隆基太陽能科技株式會社(以下簡稱“隆基日本”)侵犯其發明專利權,並要求對方停止侵權行爲,同時賠償因侵權行爲...
1月25日,據21世紀經濟報道,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在抖音平臺開啓“龍年收官直播”,在下午1點48分,直播畫面突然中斷,文字顯示,“房間被封禁”,觀看數據停留在1400萬人左右。1個小時後,雷軍恢復了直播,並於下午3點17分下播。據新黃河報道,雷軍抖音直播被封可能與用戶舉報有關。有網友1點44分發布...
據“中國摩托車商會”消息,2024年,我國摩托車行業整體表現良好,產銷實現小幅增長。外貿出口持續攀升,再創歷史新高。1-12月,全行業完成燃油摩托車產銷1656.45萬輛和1645.62萬輛,同比增長13.86%和12.99%;電動摩托車產銷340.63萬輛和346.66萬輛,同比下降35.32%...
爲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深化東北振興戰略的關鍵部署,積極響應“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遊,把發展冰雪經濟作爲新增長點,推動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遊全產業鏈發展”的號召。2025年1月21日,由中共海林市委員會、海林市人民政府、中國汽車質量網聯合主辦,北京質雲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質...
“對我們來說,市場份額並非評判業務成果的唯一標準,盈利水平纔是我們的首要考量因素。”大衆汽車集團負責中國區業務的管理董事、大衆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在1月中旬的媒體溝通會上表示。當各車企紛紛將新能源汽車佔比作爲主要業績指標時,大衆汽車中國卻將“掙錢”作爲首要課題進行討論。...
在當下的汽車行業,競爭的戰火不僅燃燒在產品與技術的賽道,更蔓延至渠道與人才爭奪的戰場。尊界的人才招募行動早在1月中旬就已如火如荼地展開。據每經記者在招聘平臺上調查,尊界銷售經理、銷售顧問、銷售主管以及交付專家等一系列關鍵崗位的信息清晰呈現,工作地點精準鎖定北京、廣州、深圳等國內一線城市。這...
1月22日訊,據賽力斯官方公告,預計2024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442億元到1467億元,同比上升302.32%到309.30%。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5億元到60億元,同比扭虧爲盈。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42.69萬輛,同比增長182.84%,主營業務收入取得較大增長。...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佈會,介紹“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雲明表示,2024年,我國工業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超四成,有效發揮了“穩定器”“壓艙石”作用。張雲明介紹,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