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鋰電產業高質量發展“棗莊模式”, 鋰電產業技術創新大賽在棗莊開幕

【環球網汽車報道】把時間倒退到十年之前,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還未突破1%,隨着時間的推移,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已經達到了近20%,而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量也已經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

201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爲保底2萬輛,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了550萬輛,完成了第一輪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500萬輛的目標,短短兩年之後的2022年5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1108萬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經成爲引領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隨着我國新能源車的飛速發展,關於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規劃也更加細化,新的發展規劃強調深化“三縱三橫”研發佈局,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爲“三縱”,佈局整車技術創新鏈;以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爲“三橫”,構建關鍵零部件技術供給體系。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產業政策的指引下,爲了大力發展我國鋰電產業發展,助力產業鏈持續完善,9月2日,以“發展綠色安全新能源·打造中國北方鋰電之都”爲主題,2022中國(棗莊)國際鋰電產業展覽會隆重舉行,9月3日,鋰電產業技術創新大賽暨新能源智能汽車和動力電池前瞻技術項目路演拉開序幕。

大賽由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主辦,棗莊市人民政府承辦,棗莊市財政局、棗莊財金集團負責大賽的具體工作。棗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邵士官,科技部高技術中心原技術總師金茂菁,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副總經理田雨時,棗莊市政府副祕書長、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市投資促進局局長嶽增波,市政府副祕書長王啓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孫海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陳淑華,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慶豐,棗莊市財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建東,以及各評委專家等領導出席會議。

棗莊處於京滬廊道中點,是一座底蘊厚重的歷史古城、宜居宜業的生態綠城、產業完備的工業名城、創業創富的活力新城。去年以來,棗莊大力實施“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積極構建以高端裝備、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爲主導的“6+3”現代產業體系,以工業大發展推動經濟大提速,以產業大提升實現棗莊大跨越。特別突出鋰電產業首位度,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着力建設綠色安全新能源典範城市、打造中國北方鋰電之都。目前,鋰電產業集羣入選科技部創新型集羣試點,棗莊市國家鋰電池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獲批國際CB計劃認可實驗室和北美UL標準授權實驗室,爲棗莊鋰電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次大賽路演聚焦涵蓋新一代鋰電池材料、汽車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固態/半固態電池、電池應用、汽車輕量化等。經過激烈角逐和專家評審的層層篩選,最終有10個優秀項目脫穎而出,進入決賽。當天中午,項目路演獲獎名單經過最終評審後出爐。北京創能惠通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一等獎”;加道材料科技嘉興有限公司、山東精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二等獎”;新元聯創(山東)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氫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山海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獲得“三等獎”;吉林大學、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快鷗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創新獎”。與會領導和嘉賓對獲獎項目和團隊表示熱烈祝賀並寄予厚望。

棗莊財金集團作爲棗莊當地專業的金融服務機構,通過參與舉辦此次鋰電產業技術創新大賽,不僅獲得了承辦大型活動的寶貴經驗,積累了行業內專家、企業、資本等各方資源,發現很多具有發展潛力的優質項目,未來將把資源深入賦能到棗莊本地的產業發展上,真正做到“金融反哺實體、金融反哺產業、金融反哺經濟”。

棗莊市委、市政府將充分發揮大賽行業效應,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努力實現技術和產業的“優勢疊加”,科技與金融的“雙向融合”,創新鏈與產業鏈的“協調共進”,切實爲棗莊鋰電產業集聚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寫在最後:

新能源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大家的羣策羣力和共同探索,棗莊以錨定“北方鋰電之都”發展之勢,向800億元目標發起衝刺,在新一輪城市競爭中,鋰電產業已成爲推動棗莊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全力打造鋰電產業高質量發展“棗莊模式”。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