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2日,保時捷在斯圖加特舉行財報發佈會,公佈2024財年(截至2023年12月31日)業績數據。報告顯示,公司全球汽車業務淨現金流達37.4億歐元,接近2023年曆史高位,全年股息分配計劃如期推進。然而,受中國市場銷量下滑影響,保時捷全球新車交付量及營業收入同比出現下降。
全球市場表現分化
財報數據顯示,保時捷在歐洲、德國、北美及新興市場銷量均創歷史新高。經典車型911全球銷量達5.1萬臺,SUV車型Cayenne與Macan分別突破10萬臺和8.3萬臺。但中國作爲保時捷第二大單一市場,2024年銷量同比下降12%,導致全球整體交付量減少4%。
管理層強調“質大於量”戰略
保時捷全球董事會主席奧博穆表示,公司正通過優化產品體驗、加速智能化技術研發及調整經銷商網絡等措施應對中國市場變化。值得關注的是,奧博穆同時擔任大衆集團董事會主席,這一雙重職務被認爲有助於統籌集團資源,特別是在供應鏈管理與中國市場戰略協同方面。
本土化戰略深化落地
保時捷中國新任總裁潘勵馳主導的轉型計劃已逐步實施。根據規劃,中國經銷商網絡規模將於2027年從目前的140家縮減至約100家,旨在提升單店服務能力與客戶覆蓋範圍。保時捷中國近期與經銷商聯合發佈的《燃擎計劃》及定期溝通機制,被視作廠商與渠道協同應對市場挑戰的關鍵舉措。
技術投入聚焦電動化與智能化
財報披露,保時捷將追加8億歐元用於電動化轉型,其中全新純電Macan車型已採用寧德時代電池技術。中國本地研發團隊規模擴大,重點聚焦智能駕駛與座艙系統的本土適配。此外,保時捷工程和數字科技公司正與中國供應商展開合作,相關技術成果將反哺全球研發體系。
用戶運營強化品牌粘性
面對新能源品牌衝擊,保時捷在中國市場通過賽道體驗、經典車文化推廣及用戶社羣建設增強品牌互動。近期保時捷中國官方社交媒體對小米汽車賽道成績的公開祝賀,引發行業對豪華品牌與新勢力競合關係的討論。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保時捷經銷商盈利預期指數較年初回升15個百分點,反映出渠道信心逐步恢復。分析師指出,中國豪華車市場結構性調整仍在持續,保時捷的品牌溢價能力與電動化轉型進度將成爲其未來發展的關鍵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