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已有二十餘家車企和品牌宣佈與DeepSeek深度融合——
國產大模型“上車”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徐佩玉
近期,國內車企紛紛宣佈與DeepSeek合作,掀起了一股大模型接入熱潮。
2月6日,吉利率先宣佈其自主研發的星睿大模型已與DeepSeek-R1完成技術融合,主要對星睿車控FunctionCall大模型、汽車主動交互端側大模型等進行蒸餾訓練,後續會以此爲基礎,持續訓練子品牌極氪自研Kr AI大模型推理能力。
之後,多家車企陸續宣佈接入DeepSeek,既有傳統車企,也有新勢力品牌。東風旗下自主品牌已經完成DeepSeek全系列大語言模型接入工作,並宣佈將於近期陸續搭載應用在嵐圖、猛士、奕派、風神、納米等品牌的車型。奇瑞集團宣佈與DeepSeek圍繞智能化大模型系統展開深度技術融合,打造更智能的座艙系統。智己汽車宣佈,其智能座艙已深度引入DeepSeek大模型,並與豆包、通義等大模型合作,通過深度聯合訓練,構建多場景插拔式AI矩陣平臺。理想汽車宣佈旗下人工智能助手理想同學APP全面接入DeepSeek R1&V3模型。截至2月20日,已有20餘家車企和品牌宣佈與DeepSeek深度融合。
接入DeepSeek,將如何推動汽車智能化水平?
據介紹,DeepSeek的核心技術在於深度學習,能夠從海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並將其轉化爲智能化的服務。比如它可以通過分析用戶的數據行爲、語音交互以及視覺數據,構建出一個“懂你”的智能系統。
東風汽車表示,接入DeepSeek後,車內語音交互將更加自然,場景理解能力更爲智能,功能迭代速度也將大幅提升。理想汽車表示,接入DeepSeek後,能夠爲用戶在對話問答中提供更好的複雜邏輯推理和深度思考能力。
從各車企發佈的消息來看,DeepSeek目前主要被應用在汽車智能座艙的語音控制和訓練方面。業內人士認爲,DeepSeek的接入有望帶來更優的座艙交互體驗,令智能座艙實現前所未有的功能提升,並有望孕育全新應用場景。DeepSeek通過架構和算法創新,顯著降低內存佔用和計算開銷,在有限算力與訓練成本下顯著提升算力利用效率,對智能駕駛產生深遠影響,有望加速國內自動駕駛發展進程。
大模型“上車”並非首次。此前,多家車企已陸續接入AI大模型,部分新勢力車企還發布了自有AI大模型,如理想發佈了MindGPT,華爲發佈了盤古大模型3.0,小鵬發佈了XGPT靈犀大模型等。人機交互在當下的新車中也並非新鮮事。理想汽車的人工智能助手理想同學APP就已經具備語音輸入與播報能力,還有檢索功能,用戶可與其直接展開對話。
有專家表示,目前汽車市場競爭激烈,DeepSeek作爲AI領域的新產品,在短時間之內獲得大量關注,自然吸引大量傳統車企接入。接入DeepSeek確實可以提升汽車的智能化水平,但這只是開始,如何讓其更好地爲消費者服務纔是車企的必修課。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祕書長崔東樹提醒,車企接入DeepSeek對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有促進作用,不過任何大模型都不是萬能的,車企要有自己強大的數據和分析能力,還要防止原始數據受到污染,以確保人工智能得出正確的結論。